阿乙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七篇新作,逐渐突破之前的小镇青年视角,对整个写作格局进行了拓展,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普通民众的人格形态与思维逻辑,展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存状态。这是一种原生的状态,与文化阶层相隔而被忽视的状态,也是大众的状态。 袁劲梅是一位哲学教授,近些年却以文学作品频频获奖。本书是对“二战”中中美空军联合飞行联队的历史的书写,其中的《战事信札》是书中的核心,既详实记录了飞虎队的真实作战情况,同时也是男女主人公彼此思念的情书,一家三代历经多个运动与事件,努力探讨几代人在历史过程中的生活和命运,以及我们民族心理在千年没变的社会结构下的演绎与诠释。 “民国素人志”系列第二本,讲述了一九四九年后大批迁移海外及港台的这一特殊族群的离奇跌宕的人生。她们被动地卷入历史的洪流,却一个个有其真真切切的悲欢离合、血泪交融。本书中,上海滩显赫金家姊妹的传奇,更添波折,金家7姊妹在历史的洪流中,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时代已经过去,而他们曾经的富贵荣华,也不过是天边的一抹余晖,艳丽却短暂。 这是一本记载北京生活的小说集,里头有作者的街坊和儿时的玩伴。作者回忆旧事,楼亭轩阁榭,于是就有了《后罩楼》、《唱晚亭》,这些建筑不仅是建筑,它也是记忆的容器,是情感的容器。亲人老去,家族失落,胡同拆迁,邻里星散。这本书里,留下的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回忆,也留下了一代人的足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甲骨文专家杨鸣条受傅斯年所托来到安阳调查殷墟的情况。他抵达安阳之后,发现这里是一个布满历史雾障的迷宫,充满梦幻、欲望、阴谋和暴力。接着,他遇见了一连串的人物:伪刻高手蓝保光、骑白马的加拿大牧师明义士、日本人青木、一边教书一边演戏的前女友梅冰枝、患麻风病的蓝保光母亲,所有人的活动都和地下埋藏的甲骨有着密切联系。此后的十几年,杨鸣条在安阳遭遇到一连串神奇的事件,最终凭借灵异感应和天才的推算找到了商朝的甲骨典籍宝库…… 一直很喜欢阿花李静睿的文章,但看得更多是她的随笔。这部小说更表现阿花的文字实力。三十岁那一年,林微微和男友分手,决定离开北京。从此开始,她分裂为两个自己,平行生活在纽约和自贡,在两个有巨大落差的城市里,两个林微微却遇到相似的人,拥有相似的命运。这是一个探讨命运与选择的故事。 去年诺奖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新作,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作者记者出身,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的普通人。这些故事直抵内心,没有过多文学的修饰和煽情的处理,真实到我们感同身受,拼贴出一部20世纪后半叶微观俄国史。 沙拉莫夫,俄罗斯三大劳改营作家之一,名气虽然没有同时代的索尔仁尼琴大,但他的“科雷马故事”一样以其主题的严肃性、作家崇高的人道主义情感享誉世界。本书系他的短篇小说集,根据他1937-1953年间在古拉格(科雷马)劳改营作为囚犯的经历写成,呈现出一个陌生然而真实的世界,揭示了极端环境中各种人物的深层人性表现。 传说中的神书,拿到手有点不知道如何开读?我想我要被这个“阅读之坑”给坑了,每次下决心非读不可,但注意力总被各种乱入打断。这是我最纠结的一次阅读体验。最后,我们阅读邻居读书会读了一期,主题叫:“如何假装读过这本神书?” 马尔克斯唯一自传小说。他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顺序,而是自如地在时间、事件中切换,既有对人生中的难忘事件、重要时刻的讲述,也有对他所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忆,几乎每一段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这是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六卷本自传小说,讲述作者四十多年成长与生活,六卷主题分别为死亡、爱情、童年、工作、梦想、思考,有着“自虐般的真实和琐碎”。第一部描写作者成长期间与父亲的紧张关系,并以父亲的突然去世贯串全书。 阿扎尔·纳菲西在伊朗长大,1981年,她因为拒绝佩戴头巾,被逐出德黑兰大学。1997年,她从伊朗来到美国,开启了自己的文学探索旅程。2003年,出版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迅速引起全世界关注。《想象共和国》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告诉全世界的读者,文学拥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带给每个人自由。 横扫欧美排行榜的小说,故事讲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发生爆炸,男孩西奥的母亲丧命,十三岁的西奥奇迹般幸存。但他意外拥有了博物馆的名画《金翅雀》。这幅画是他在回忆起母亲时的慰藉,将他带进了幽深黑暗的艺术世界……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