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一生专精于多个领域,包括绘画、雕塑、工程、解剖……各方面他都能搞出点惊天动地的成果来。这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他丧心病狂地利用时间。据说,达·芬奇的睡眠方法不同于普通人,他采取多相性睡眠方法,每隔4个小时睡上15分钟。这样算下来,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小时。 而一行禅师呢,他不刻意追求时间的长度,而是活在当下,让时间变得更有质。正如书画家林曦所言,在时间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时间的“密度”,来改变人对于时间主观的感受。 本期书单,小编从时间的问题出发,精心挑选出观点各异的四本小书,不管你是达芬奇派,还是一行禅师派,相信你总能在这份书单中找到对你有益的书籍。 柳比歇夫,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虽说,他还不足以与达芬奇相提并论,我们却能在这位几乎与我们同一时代的牛人身上,窥探到些许时间的奥秘。 柳比歇夫26岁自创一套时间管理法,56年如一日地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这套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直白点说,就是为时间记账。 这种方法看似毫不起眼,却成为了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保证最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他最旺盛的生命力。 都市生活节奏太快,让人倍感压力?何不换一种心态,以“慢”应“快”,以“柔”克“刚”。 试想一下,假如下班后你不再赶着回家,而是慢悠悠地走,慢到可以闻到路边的花香。放慢生活的速度,这样,我们就能重新找回那些我们曾经遗忘的身体感觉。每天拿出些时间,安详地坐在静谧中和自己待一会儿。 假如一直以来,我们都过着这样悠然的生活的话,那么那些我们叫嚣着要拯救的“世界危机”,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了呢?慢——下——来。总之,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吧。然后,安静地、慎重地、来考虑下一步。 一天又过去了,什么也没做,好慌张! 吃过了饭,我却不记得自己吃了些什么。 洗碗是天底下最讨厌的事,而我却不得不做。 …… 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用一行禅师的话来说,那是你没有很好地觉知当下。一旦,你开始活在当下,便能从当下每一件大事、小事、不凡、平凡中,感受到正念的奇迹,也正是通过这种真诚的方式,我们才得以抓住时间。 比起宗教、禅修,小编觉得正念,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会像修行者一样,全身心地活在当下,让时间从质上发生改变。顺便说一句,这本书樊登老师讲过,你可以搜出来听听看~ 无论是谁,在某一刻都会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病了要投医,病急了就很可能乱投医,却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可用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越珍贵就越紧迫,时间越紧迫就越珍贵……压力越来越大,生活成了一团乱麻。 这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又不是一本管理时间的书。 李笑来认为,我们真正需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改变自己,我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尽可能地用最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时间并不可怕,只是我们还不够了解它。朋友,通过阅读调戏时间,并在生活中实践吧~相信你也可以将短暂的一生,活成别人好几辈子那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