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的是最近两年关注农村问题中很精彩,见解和视角又非常独到的几本新书。欢迎我们的读友在评论里补充。” 本书从“过日子”角度切入农民生活伦理研究。“过日子”代表了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小农家庭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生活单位。士大夫希望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统一起来。对于小农而言,生活中绝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齐家”这一环节,因为“养家糊口”并非易事。 “过日子”不仅仅要解决生存问题,还必须有一种超越性的追求。如何让有死的一生具有价值,这是任何人必须面对的终极意义问题。进而言之,正是因为有了超越性追求,人们在面对波折、苦难和各种危机时,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所谓安身立命,确切地说,只有“立命”,才能“安身”。 农民“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有两个,一个是血缘,另一个是地缘,二者共同构成了农民生命意义的坐标系。 这本书所要研究的是项目制在农村的实践。 分利秩序主导下,国家税费汲取时期形塑的乡村治理逻辑逐渐瓦解,但新的适应当前形势的有效治理机制又没有及时生成,乡村社会的治理出现了系统性变革,具体表现在乡村治理结构的特殊主义逻辑、乡村治理空间的碎片化以及乡村治理面向的外向化。 与一般对项目制的研究集中在国家制度层面不同,李祖佩重点关注项目落地过程中国家、基层政府和乡村社会三方面的复杂互动乃至博弈的过程,他将这种博弈所形成的格局叫作“分利秩序”。按祖佩自己的表述,本书中的“分利秩序”一词“更多关注项目下乡裹挟的利益分配的过程,关注由利益分配而来的乡村治理中的权力结构、规则和秩序的重新形塑过程”。 关中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文化习俗,早就决定了关中农村与农民研究是中国农村与农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农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中三村》中的村庄来自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故乡——韩城市。其选择受到费孝通类型比较法的启示,每个村庄的类型各有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这对了解关中农村社会有着极大的帮助,也为后续研究关中农村社会变迁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和经验参考。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不少现代知识人,论及当代农民生活,常指责其物欲横流、政治保守、自我中心、信仰坍塌、只在乎当下……这固有其深刻之处,但只讲这一面,是偏见。事实上,当代农民同时兼具两副完全相反的面孔:为利而“拼命”,但亦不愿被“人欲即天理”的现代经济学“巫术”所吞没;试图糅合利益算计与温情脉脉,而常陷入尴尬或犬儒;虚无与超越相悖,却能共生。 本书对连片特困地区的5个县的残疾人及其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贫困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影响残疾人及其家庭贫困的原因,并对残疾人的人力资本、家庭住房、社会排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反贫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残疾人反贫困政策的措施。 本书通过大学生返乡问卷调查,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儿童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状况和贫困儿童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整体性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6个县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儿童的生存现状,把握儿童的实际需求。在对我国现有的农村贫困儿童扶持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政策设计和实施状况等方面寻找完善贫困儿童扶持政策的突破点。 本书运用社会性别视角,通过对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女性的生活状态的调查,分析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女性的贫困状况、反贫困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等,呈现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女性群体在反贫困中的独特经验,评估现行扶持政策对贫困妇女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通过大学生返乡问卷调查,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状况和贫困老人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整体性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6个县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老人的生存现状,把握老人的实际需求。在对我国现有的农村贫困老人扶持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政策设计和实施状况等方面寻找完善贫困老人扶持政策的突破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