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好书推荐 学习提升 查看内容

书单 | 专注才能成功,成功是为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奋斗

2017-10-13 14:50|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2794| 评论: 0

摘要: 贪多嚼不烂,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上半年的业余时间,我给自己列了个目标:每个月至少写一篇小说、书评和影评。这目标也不算宏大吧,但我却基本没有完成。因为看电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短,动脑少,所以我 ...
贪多嚼不烂,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上半年的业余时间,我给自己列了个目标:每个月至少写一篇小说、书评和影评。这目标也不算宏大吧,但我却基本没有完成。

因为看电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短,动脑少,所以我基本会先写影评。但是当我洋洋洒洒写了个千八百字放上豆瓣,对照别人的一看:我写的充其量只能算观后感中的剧情介绍吧。身心受创。

书评则基本没有完成,因为不知道如何动笔。我大概就属于那种不知道怎么分析好坏,但你要是问我,我就会回答:好看,推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于小说,要灵感要构思,要写出来,还要翻来覆去地修改。产量也并不高,质量大概也只能够自己自嗨。

总而言之,三件事我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

九月开始,因为换工作的缘故,觉得自己应该多看些书,也知道了通过写读书笔记来保证有效输入和强化记忆。于是,我给自己减去了小说和影评,打算先着重做写读书笔记这件事。

到今天,居然也被一些人关注了。也稍稍懂得了学习和工作中收获的肯定和开心确实是十分受用的。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自己真的是吃了读书不多的苦。我书架上有一本《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大概到手一年多了,我都一直没有翻看过。后来才发现如果我早点看完这本书,也许我就不会多走这么多弯路了。

这本由加里·凯勒和杰伊·帕帕森合著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生动诠释了一个俄罗斯谚语:若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

即:如果想要成功,要先找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只做这一件事。

那么如何实践这句看上去就很难的一句话?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学会提问、专注力和高效率。为什么是这三部分?以及如何提升的答案就在接下来的这份书单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引言

首先我们必须得弄清楚最重要的一件事究竟是什么意思。

1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专注才能成功,成功是为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奋斗

本书曾持续稳居亚马逊总榜第一!被评为“2015年最佳读物”!

这本书的重点就是:尽量缩小目标,专注于当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就能够获得成功高效的生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说明了有关成功的三大真理:

(1)专注关键问题

(2)养成成功的习惯

(3)提出问题后寻找答案

书里还揭穿了6个阻止成功的谎言,其中包括每件事都很重要(实则并不是)、同时处理多件事(以为自己很牛X实则并不是)、有规律地生活(病态的自律百害无利)、缺乏意志力(意志力不是干掉一碗鸡汤就能说来就来的)等等。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一本传授成功秘诀的武功秘籍。但“道理易讲,实践弥难”,这就是我们总是失败的原因。首先通过这本书记住成功的核心心法吧。

一、学会提问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自然是从当下一堆事情中找到最重要的一件事。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扪心自问,好好问自己,好好思考。

2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

专注才能成功,成功是为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奋斗

内容简介:四步完成工作的思考流程!大多数人在面对工作和问题时,总是还没想清楚“真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就急忙动手去处理、去解决。然而,像这样一味求“快”、忙得团团转的结果,往往是白费力气,最后步入事倍功半的“败者之路”。

从麦肯锡公司出来的安宅和人在他的《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中告诉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先判断:这个问题重要吗?然后想清楚目的,之后再动手,搜集个性化信息,组建故事线,划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成果。

不要事情来了就一股脑地都接受了,然后哼哧哼哧地干活,把自己感动地要死,却实际上一点帮助也没有。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换一种思维模式。

3

《学会提问》

专注才能成功,成功是为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奋斗

内容简介:如果一个人每天抛给自己的都是“一成不变的提问”,那么此人的人生也将一成不变。要想获得前所未有的人生,就必须向自己抛出前所未有的提问。实际上,成功人士大都不会满足于一成不变的提问,他们会不断努力,争取每天都能向自己抛出新的提问。因为他们知道,新的提问会促成新的行动,而新的行动则会导向成功。

工作内容就是不断“提问”的粟津恭一郎按照提问的种类和特性,把所有提问分为“轻松提问”、“沉重提问”、“劣质提问”和“优质提问”,通过分析不同的提问模式,循序渐进揭开通向“优质提问”的有效路径,提出了“优质提问”的8个特征、“优质提问”的12个诀窍和提问的素材3V关键词——理想(Vision)、价值(Value)、词汇(Vocabulary),帮助读者有效掌握“优质提问”的技巧。

如果说上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化繁为简,那么《学会提问》就是教会我们在后续实践和工作中利用优质提问与人沟通、完成工作、提升自己、迈向成功。

二、专注力

在找到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后,接下来就是排除万难好好做这一件事情,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给它,将自己所有专注力也都给它。试想,如果我们总是被打扰或是自己拖延症作祟,即时只是走一小步都可能极为费事。

4

《深度工作》

专注才能成功,成功是为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奋斗

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则系统地传授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深度工作的具体策略,如将深度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进程、提高大脑的深度思维能力、远离社交网络等。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在他的这本书中,尖锐地道破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惊人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此类浮浅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虽然这个花花世界真的十分精彩,我们所要处理的大小事务也很多,但如何改变自己,减少这些浮浅内容,让自己专注于最重要的一件事,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具体如何去做,书中也给出了很多十分实用的建议。

5

《战胜拖拉(升级版)》

专注才能成功,成功是为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奋斗

内容简介:《战胜拖拉》不是喋喋不休的建议堆积,而是一套拖拉动力学方案。本书是关于战胜拖拉的奠基之作,对生活、工作、人类潜能和拖拉问题下了积极的定义,将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安排更多的休闲时间,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

作者尼尔.菲奥里是美国前101空降师军官,拥有经济学学士和心理学学士双学位。作为企业培训师,他曾与柏克德(Bechtel)、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及李维.斯特劳斯(Levi Strauss)有过多次合作。作为心理学家和作家,他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人变得更有效率,并帮助他们发挥了最大的潜能。

其实对抗拖延症首先是心态上的转变,不去逃避,不去自我怀疑,然后才是身体力行地实践。要相信,拖延症是可以被战胜的,而这本书,就能够给我们具体的指导。

三、高效率

当我们终于可以专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时,我们有可能还是会效率低下,因为我们会选择错误的方式。这种情况下,我们十分需要让自己高效起来。都已经找到最重要的一件事了,也开始沉浸了,怎么能在剩下来的时候蹉跎自己的时间和意志力?

6

《高效15法则》

专注才能成功,成功是为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奋斗

内容介绍:《福布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凯文•克鲁斯通过访问包括: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福布斯全球亿万 富豪马克•库班Mark Cuban等全美200多名企业家、奥林匹克冠军、名校尖子生,解密精英人士都在用的15条深度工作法,提出独到的E-3C管理工具,破解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与时间管理的秘密,7天内提升6倍生产力,让你的8小时>别人的24小时!

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分钟吗?1440分钟。如果这个数字还不够让你身心一抖,那你可以再去掉吃喝拉撒睡的时间,最后剩下来的数字应该能够让你眼前一亮。作者凯文•克鲁斯也为我们总结出了高效的E-3C系统,只要行动就一定能有所改变。

其实读再多书,知道多少心法,不去行动练习,我们是成为不了武林高手的。只有心态+行动,才能真正有所改变,我们也才有可能会获得成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不爱看书?比看剧还爽的12本小说 不爱看书?比看剧还爽的12本小说推荐,从此爱上读书

你是否深知阅读的好处,却总是提不起兴趣,觉得书本枯燥无味?别担心,你不…[详细]

读烂了这9本书,让你从社恐到社 读烂了这9本书,让你从社恐到社牛

社交没那么可怕,最难的是战胜自己!社恐、胆小、自卑、嘴笨,就读这9本书…[详细]

如何像学霸们一样精进学习方法? 如何像学霸们一样精进学习方法?答案都在这10本书里

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学习不仅是一项技能,而且还是…[详细]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9-19 09:38 , Processed in 0.0605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