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的消逝》,我想到了另一本书——《给日本孩子的二十三个幸福提议》,作者是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的童年是在一个渔村里度过的,在这里,中村修二是个喜欢望着大海发呆的少年。“太阳早晨从大海的东边升起,傍晚又从大海的西边落下。夕阳西沉后,随之而来的是满天闪烁的繁星。那是一种无以言状的美丽,日复一日地眺望也永远不会厌倦。” 大海和童年,是中村修二最珍贵的童年财富。他眺望大海,与自然相处,产生对世界的兴趣,养成对事物的专注力。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成长的经历中充满坎坷和愤怒,但童年所给予他的一切都在不断给他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他的人生。 这是童年的价值。日本数学学者藤原正彦写过一本名为《天才的荣光与挫折》的书,也在谈童年的价值,他描述了牛顿、汉密尔顿等9位世界级天才人物的人生故事,总结出孕育天才的三个条件: 第一,天才的诞生地,都拥有雄壮美丽的自然环境。 第二,天才都有对某种事物充满尊敬与虔诚的“跪拜之心”。 第三,天才的成长都看重文学、艺术、宗教等毫无直接利用价值的事物,且轻视金钱等一切世俗的“尊重精神性的风土”。 美丽的环境、好奇心,还有对那些貌似无用的事物的热爱,养成一个人丰饶的内心,这种丰饶的内心形成于童年,它才是养成天才最重要的东西,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可贵的品质。 在今天的中国,这样的童年在急剧消逝,甚至说在被认为摧毁。中国的父母相信的是:未来世界的竞争越来越强硬,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他们被父母被焦虑裹挟,疯狂追求分数和名校,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名校才能给孩子美好的人生。 结果呢?北大的钱理群先生说,中国的名校培养出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洋彼岸,美国学者威廉·德雷谢维奇也说,美国的名校培养出的是“优秀的绵羊”。“绵羊们”的生活可能会顺遂而富足,但这些人身上的迷茫和惶惑只可能比别人更多,而我们真的不敢指望这些“绵羊”带给这个世界更美好的未来。 但是,吊诡的是,父母们仍然觉得能变成“绵羊”也是好的,他们愿意相信这些例子,比如下面几本书里告诉他们的案例,甚至有很多人正在一面读这些书,一面积极筹划着如何训练自己的孩子: 1 《我在美国当妈妈(《虎妈战歌》)》 蔡美儿 希望出版社 蔡美儿的育儿笔记2011年在中国出版的时候,悄悄地改了名字,斗志昂扬的原名《虎妈战歌》被替换成相对温和的《我在美国当妈妈》。蔡美儿凭借她在这本书中介绍的育儿方法成功把女儿送进哈佛大学,又靠这本书的热度成功登上Time的封面,成为烜赫一时的人物。 2011年1月3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选择“虎妈”蔡美儿作为封面人物。 在美国,对蔡美儿“虎妈”的教育方式讨论很激烈,褒贬不一。赞赏她的人,认为她以自己的实践斥责了充满“惰性”的美式教育,他们认为蔡美儿培养出来的孩子充满竞争力,有上进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精准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没有浪费一点儿生命,甚至连英国前首相卡梅伦都在号召英国的老师和家长们学习蔡美儿,用“虎妈”的方式教育孩子。 反对她的人则情绪激烈,甚至有人骂她是女独裁者、bitch。在他们眼中,蔡美儿无视女儿的快乐和幸福,她所有教育的本质都是想控制孩子,她是一个典型的“直升机父母”。 蔡美儿的育儿方式在美国可能会显得有些极端,但中国的父母们其实很熟悉蔡美儿的论调,只是他们还没有那么坚决的执行力来对付自己的孩子,这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蔡“虎妈”的教育原则很简单: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塑造。这个原则的前提就是,童年是不必要的,是浪费时间的。她说:“西方父母对孩子的自尊担忧颇多,但是作为父母,最不利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就是你眼看着他们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而不作为。此外,明明知道自己能行却以为自己不行,对构筑自信心毫无帮助。” 蔡美儿的育儿实践中有个“反对派”——她的婆婆弗洛伦斯,婆婆最成功的教育成果就是蔡美儿的丈夫。婆婆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了普林斯顿,又读了哈佛大学,最终成为耶鲁大学的教授和畅销书作家,蔡美儿承认自己不如丈夫成功,但她就是不同意婆婆的教育理念。 弗婆婆认为,童年时期的孩子就应该顺其自然,让天性自由发挥,童年是逝去就永不会再来的快乐时光。但“虎妈”认为:“这是一个进行基础训练、塑造个性和为未来投资的阶段。”她要求孩子高强度的训练,坚持她们一日不能虚度,她禁止孩子与同学有无谓的浪费时间的交流,甚至存心不准备让孩子在学校交朋友。 蔡美儿督促女儿在关闭的电视前练小提琴。 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为了向人们渴望却很难达到的目标奋斗,她想让孩子习惯变得优秀,并且获得成功。 这本书在美国获得成功,是因为激烈的辩论,在中国获得成功,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用自己的“战绩”鼓励了中国的父母。虽然,她和她在中国的拥趸们是不怎么考虑这种极尽痴狂的完美主义的训练背后,是否有自己很幼稚的占有心态,是否会造成孩子对成功的恐惧,乃至养成一个个的成功的“空心人”。 童年对这样的父母没有意义,成功和名校才是唯一的追求。 2 《所以,北大兄妹——中国“狼爸”狠狠教你上北大》 萧百佑 上海三联书店 如果说蔡美儿的《虎妈战歌》还有讨论的价值,“狼爸”萧百佑的这本《所以,北大兄妹——中国“狼爸”狠狠教你上北大》主要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无耻感。 萧百佑以“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的宣言博眼球,竟然吸引到众多家长和教育人士的关注,他获得关注的成果之一就是用彪悍的方式把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打进了北大”。 “狼爸”萧百佑在节目中讲述自己是如何“把孩子打进北大”的。 狼爸的观点充满偏激和骄傲:用最原始、最传统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上网,不准随意开空调;萧家有民主,孩子是民,家长是主;萧家的孩子都知道家规,一旦犯规,他们会清楚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接受父亲怎么样的藤条惩罚——会留疤痕,但不伤身体……而且打之前狼爸会先讲一个小时的道理,让所有孩子一起来听训。 萧家的孩子有自己的私塾,暨南大学金融学背景的狼爸每晚会检查孩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背不过的,躲不掉一顿打,打完后再背,背会了才能上床睡觉。 狼爸想培养的是有野性和拼搏精神的孩子,因为这是社会需要的,他想确保的是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里能够继续成功。萧家的孩子要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 萧百佑和他的四个孩子 虽然我也是一个从底层正在慢慢攀爬的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会有些恶毒的牢骚:这又是一个底层成功者的傲慢和恐惧。因为自己的成功包含了某些野性带来的成功,就坚信这种野性是孩子必须的,因为自己的成功中有太多底层人士忍受的侮辱,唯恐自己的孩子还要经受这种侮辱,恐惧自己的孩子不能更加成功,这是他不能忍受的,自己如此成功,孩子怎么可以失败。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城市化,大量像我一样的小镇青年在慢慢步入城市,我们渴望成功,也渴望把这种成功传递给下一代,这是“虎妈”“狼爸”的这种一心为成功、眼中只有名校的教育理念存活下去的土壤。 诗意的乡村从城市的想象中消失之后,童年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另一个牺牲品。 3 《哈佛女孩刘亦婷》 刘卫华 张欣武 作家出版社 跟很多读过这本书的朋友聊这本书,他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以下这些内容: 手握冰块锻炼意志力;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当小贩;考不上重点中学,就受不到最好的教育,要想像安徒生爷爷那样为人类做贡献就更困难了;听了这样的教育,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把学习当作头等大事。 这本书爆火是在2000年,出版之后,无数家长和老师将其奉为宝典,这本书也创下了当年的发行记录。十几年后,当年被父母家长按照这本书的方法教育长大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中并没有出现更多的哈佛高材生,反倒在“知乎”上出现一个问题:《哈佛女孩刘亦婷》是如何毁了你的童年的? “捏冰考验”是书中的经典情节之一。 从读这本书到静下来反思多年,我还是要说,这本书给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经验未必可用,但它毁童年的功能是真真切切的。 也是在多年之后,冷静下来的媒体和教育界才开始重新反思这本书,并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手握冰块磨炼意志力,这不是虐童吗? 3岁就开始被有序地智力开发,还会有童年吗? 整本书被冠以“素质教育纪实”,现在回头再问,什么才是素质教育? 这本书出版4年后,突然出现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书中提出,刘亦婷虽然出色,但并未达到各方面卓绝的境地,哈佛能录取她,也与她的重磅推荐人很有关系。那么,这样一个从“科学教育”出发,得出卓越成果的逻辑链就突然断裂了,“哈佛女孩”的神奇教育是否还能延续? 刘亦婷的推荐人当时是一位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的议员。 答案是:可以。虽然神奇的光环淡去,但因为书中对孩子教育细节记录得足够详细,《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为所有欣赏“虎妈”“狼爸”的家长提供了一套完整可操作的教育指南,其中有不少内容还是今天的父母乐于接受并津津乐道的。 比如:刘亦婷的妈妈玩了个替换的游戏,在她的引导之下,当想要玩耍的时候,刘亦婷会给妈妈说,我玩一会儿“阅读”吧,玩一会儿“数独”吧,看看这是孩子自觉的选择,玩中学、学中玩,我完全没有给她压力,她自觉选择,并且完成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直到前不久,我还是听到有朋友把孩子送到类似的学习(玩耍)中心去,参与早教,回来之后得意又诚恳地跟我们说,她玩得挺开心的,这我就放心了。 如果你给孩子提供的是狗屎、牛粪和石头,让他选择其中他最喜欢的内容,他选择了石头,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感到庆幸。在孩子的选择中,没有星空、海浪、骏马和沙漠,没有遥控车和沙滩,当他只会玩“数独”的时候,我们只能替他苦涩的微笑。 4 《优秀的绵羊》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九州出版社 这本书放在最后,因为前三本书的“教育家”辛勤造成的后果都体现在这本书里了。如果前三本书都与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教育习惯关系很直接,那么,这本书就是我们信奉的这些理论造成的结果。这个结果很严重。 《优秀的绵羊》这本书出现得恰逢其时,跟中国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完美匹配。 钱理群先生描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这样的: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德雷谢维奇描述的“优秀的绵羊”则是这样的: 他们聪明,富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没有体会过自己的青春,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 两段话同样权威,钱理群先生直接描述的是他的学生——北大学子,这其中包括“狼爸”的三个孩子;《优秀的绵羊》里这段话,有一部分来自哈佛大学资深本科招生办主任威廉·菲茨蒙斯,他的属下很可能招募过刘亦婷。他们对这些世界上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是这样描述的。 同时代的东西方两个世界,最顶尖的教育,培养出如此相似的精英学生,我们能找到他们之间高度相似的地方: 他们大都拥有像蔡美儿这样的“直升机式的父母”,不停给他们施压,时不时批评,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 他们经历的教育都与鸭子有关。中国的精英孩子们少不了填鸭式教育;美国的精英学子们中间流行着一种叫“斯坦福狂鸭症”的病,他们看似从容平静,暗地里都在疯狂填充自己,常常在超强的压力下产生“压倒式的孤独感”; 他们都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有固化的认识:教育不再是教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培养自己的理智,去靠近真理,发现真理。教育对他们而言就是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考试得高分。 他们都把世界最顶级的学府当职业技术学院来读。当国内有人批评北大清华最好的学生都挤进金融、管理专业的时候,我们发现在美国常春藤高校中,金融和咨询是这些顶尖学生们最喜欢的职业选择。 他们都喜欢成功,但内心难免脆弱;他们都拥有强大的伪自我——为了迎合父母亲而建立起来的自我意识;他们人生的“三驾马车”都是:财富、资历和声誉。 这是本深入剖析常春藤高校教育精神的书,这些高校是多少中国父母梦寐以求的。而在不断渴望变得更强大的国内顶尖高校,似乎也在亦步亦趋地全方位地靠近他们。我跟我的很多朋友,也曾无限仰望过这些国内外最顶尖的高校,但是,慢慢地,我竟然开始丧失了对这些高校的敬意,我希望不是因为上面的这些书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