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本电影大师的传记,比他们拍的电影还要精彩 小编觉得,有时候,一个伟大的导演, 可以是一个讲故事无比精彩的小说家, 同时还可以是一个对人生有着终极思考的哲学家。 今天推荐的这5位导演,你不一定需要看过他们的电影, 因为他们的人生传记,已经足以把你带进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里。 01《魔灯》 英格玛·伯格曼 豆瓣评分:8.9(585人评价) 英格玛·伯格曼,是无数导演心中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 伍迪·艾伦评价他是“自电影发明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李安在伯格曼逝世时伤心到停工,直言“他的电影改变了我的一生”。 在全世界的影迷心中,伯格曼的地位已经不能用“电影大师”的头衔来概括,他几乎就是掌管电影的神! 而在这本自传中,伯格曼将会亲自颠覆你对“电影之神”的想象和认知。 在这本书里,他谈论自己的失败、自卑、脆弱、创伤、缺陷、孤独、虚荣、自大、软弱、无能、暴力、仇恨,乃至身体病史和精神病史…… 他主动走下神坛,无情地解剖了自己的一生,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但小编却有一种感觉,他看穿了人类情感的根源,以至于让我们在这本自传中,看到了自己。 如果一个人能让所有人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某种程度上,他就是上帝。 02《雕刻时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豆瓣评分:9.5(1209人评价) 塔可夫斯基一生只拍过七部长篇电影,却名列世界最顶级电影大师之列。 他说自己要拍“能帮人活下去的电影”,伯格曼评价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 到今天,时间证明,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雕刻时光四个字,早已跳脱出一个书名本身的含义,成为了电影艺术的代名词。 在这本凝结了塔可夫斯基一生思考的回忆录里, 小编不仅能看到他是如何像对待艺术品般,雕琢电影的细节和棱角, 还能看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哲学家,和自身灵魂的磨合,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一个导演只有某种程度上成为哲学家时,他的电影,才能成为艺术。” 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的这句话,是对他自己的最好总结。 03《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 奥逊·威尔斯 / 亨利·雅格洛 口述 豆瓣评分:8.5(279人评价) 对于奥逊·威尔斯,小编想用四个字来形容——天纵奇才! 他拍出过《公民凯恩》这样伟大的电影,获得过一个导演在这个星球上所能获得的所有赞誉。 同时,他的人生甚至比他的电影,更传奇! 他18个月大时,就被判断为天才;26岁就拍出改变电影史的传世名片,却由于思想独立独行,被好莱坞列入黑名单。 在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无片可拍,甚至穷困潦倒,到牛排店骗取食物…… 这本《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用对谈的形式,记录了他人生最后三年的经历和心声。 从白宫到好莱坞,从卓别林到伍迪·艾伦,奥逊·威尔斯横跨艺术政治经济,留下了满纸八卦,猛料无穷。 却在嬉笑怒骂之中,让小编看到了艺术这条路的艰辛,与残酷。 04《樱桃的滋味》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豆瓣评分:9.3(385人评价) 阿巴斯这位电影大师的知名度并不算高,但他的这本书,却被誉为“电影圣经”、“导演指南”! 黑泽明、昆汀,以及更多的电影大师都认为,只要每个导演都看过这本书,那么地球上将不存在烂片! 而在小编看来,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电影的书,更是一本人生之书。 阿巴斯总喜欢用长镜头,让我们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一出纪录片式的人生。 所以他的书也在启迪我们,让自己学会从自己的观念里抽离出来,去发现些什么,去思考些什么。 在这本书中,阿巴斯消除了电影与艺术的边界,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在诗性与艺术中,抵达人生的本质。 05《三十年细说从头》 李翰祥 豆瓣评分:8.8(246人评价) 凡是用中文书写的电影史,都有一个绕不开的人名,而且小编猜你们一定想不到。 那就是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 《火烧圆明园》、《梁山伯与祝英台》、《垂帘听政》…… 他的作品题材涉猎之广,风格变化之多,让他能够跨越海峡两岸的文化藩篱,将作品遍及整个华人世界。 从任何角度来看华语电影史,他都应该留下大名。 这样一个海纳百川的导演,写起回忆录,自然是精彩纷呈: 讲中国古典小说,讲历史,如万花筒一般,包罗万象! 不知不觉就看遍了两岸三地、中国整个电影界的声色犬马,风花雪月。 光怪陆离的奇事趣事,坊间秘闻,还有呕心沥血整理出的文化研究成果,乃至对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一干名人的回忆…… 《三十年细说从头》,每一页,都是一出好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