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好书推荐 教育教材 查看内容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2018-8-13 14:44|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1407| 评论: 0

摘要: 暑假过半,大学老师都在干什么?俗话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在小编看来,与其顶着高温“烧烤”的天气出门游山玩水,不如宅在家里,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好好地给身心放个假。今天 ...

暑假过半,大学老师都在干什么?俗话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在小编看来,与其顶着高温“烧烤”的天气出门游山玩水,不如宅在家里,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好好地给身心放个假。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10本经典好书,希望老师们能够不再“书荒”。

1

何为理想教育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剑桥论道——英国大学校长谈教育与未来》

(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

主编:亚瑟·克里斯多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

译者:邢锡范

出版单位: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剑桥论道》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在剑桥任教期间主编的唯一一部教育论文集。全书汇集了当时的11位英国教育界泰斗、各大学校长及院长的作品,就教育的改革目标、推理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公民素质教育、文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课余时间的利用、为实际生活的准备等诸多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导言中,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白赉士写道:“在我们的时代,教育的理想不仅仅变得庸俗化,也变得物质化了……现代人的目光不仅仅锁定了这个世界,而且还锁定了这个世界的物质、权势、领土的获取,工业生产、商业、金融以及各式各样的财富和繁华。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于知识不太尊重……”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些问题依然令我们困惑,因此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出版具有意义。

书中提出了理想教育的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培养科学领域与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就算他们不能成为发现者,也要成为探索者。第二个目标,是培养社会活动的领袖人物,我们不仅要看他们是否拥有进取、勤奋的精神,而且还要看他们是否具备这样一种能力——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知识完完全全地应用其中。第三个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品位和欣赏习惯,使人们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围绕着“理想教育”的主题,每篇文章均有亮点,比如,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认识知识的价值,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它关系到人生幸福指数;文学是教育永恒的、不可回避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谈到体育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宁愿输掉一场比赛,也绝对不会不择手段地去赢得一场比赛,等等。

援引本书编辑的推荐语,“之所以出版这本书,就是让读者能从本森先生的书里了解那个时代英国传统精英贵族教育的一些理念,从而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中国的教育该向哪里去?教育改革正当时,你我都应该是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下一代负责,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政府和立法者,都应该有一种危机意识,抱有一种学习态度,这就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2

大学如何在市场与人文之间平衡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大学如何应对市场化压力》

(The University in a Corporate Culture )

作者:[美]埃里克·古尔德(Eric Gould)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者是丹佛大学教授,也是一位行政管理者。他将美国现在的大学称作“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即市场经济对大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式,使得大学只教授“有用”的技能,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塑造。这个现状在中国大学里同样存在,因此众说纷纭。然而,本书作者并未像其他谈及此问题的人一样痛心疾首,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者认为,不能一味要求“全面回归”,即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退让,通识教育也有自己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学生需要的是综合型、一体化的通识教育,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的通识教育仍然保持着专业化和以课程为中心的做法;通识课程的教师缺乏在跨学科方面的合作。他指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识教育被忽视,可能由于自身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比如授课内容落后于时代。有意思的是,据调查发现,商界人士认为通识教育更重要的比例居然远高于大学生和家长——因为他们重视通识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辩证思维、读写能力、解决问题的技能、对文化的欣赏能力、语言能力、自我约束、全球化视野和忠诚度等能力和品质。因此,作者的立场即非抱住“经典”不放的保守主义,也非主张抛弃通识教育全面转向市场的激进主义,而是努力走一条“中间道路”,即“实用主义的人文主义”,将欧洲古典传统与美国本土特点相结合。

书中还指出,大学中的“公司文化”除了引起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争,还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现象。例如,大学里出现的消费主义文化倾向,学生们开始用学费和就业情况来衡量上大学是否有价值;管理者开始用商业的方式来管理大学的人事和资源;教师变成“劳动力”并被管理者评价其“生产效率”,等等。

本书揭示的很多问题都值得中国的高校管理者思考,作者的观点也颇为值得借鉴。中国的大学与市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传统的人文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的社会?如何走出一条“既适应市场规律又不悖离人文理念的大学之道”?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情况,也可以试图思考一下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道路。

3

寻找大学的精神气质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大学的精神》

作者:蒲实、陈赛等

出版单位:中信出版集团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大学的意义》作者、北京大学教授陈春花认为大学可以“赋予学生独特秉性”。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认为:“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理查德·莱文说:“耶鲁所要培养的领袖,就本科教育来说,核心是通识,也就是‘自由教育’,这种教育所熏陶出来的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让人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剑桥大学第344届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说:“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剑桥毕业生应该是懂得如何自己思考,独立的、严谨的、深入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怎么思考。”

《三联生活周刊》在近七年中,每年都有一期以一所大学为主题。几位周刊主笔深入校园内,拜访校长、教授,与学生对话,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校园小径中穿梭,努力从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根草木上“挖掘”和总结出这所大学的精神气质。七所大学分别是:代表精英意志的哈佛、培养社会领袖的耶鲁、作为硅谷心脏的斯坦福、成为现代绅士摇篮的牛津、为读书而生的剑桥、思辨之地海德堡、“让梦想起飞”的麻省理工。这些见闻最终被《大学的精神》汇集成册。

本书的两位主要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蒲实、陈赛均为北京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有多次在国外大学交流学习的经历。他们的文笔完全不是新闻记者的风格(书序中也明确说,这些文章不是新闻报道,是“生产知识”),而是充满了思辨,以及无处不在的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和探寻——正如接受采访的剑桥大学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所说,“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就来自于日益增长的对大学实际效益的需求,但实际效益的概念往往是狭隘的。”正如麻省理工的祖柏教授说,“聪明的学生必须时刻思考那些能够照亮社会的事情,挑战知识的极限,改善地球和人类的生活,而不是整天想着怎么赚钱。”正如作者访问完斯坦福这个以创业精神闻名的大学后的困惑:“一所真正的大学是否应该有比创业精神更深远的价值?”

作者坦言,在剑桥等名校访问时,会有一种“向上走的欲望”,但一回到现实就只能“走下坡路”了。不过“突破的可能性永远都只存在于自身”。无论你身处何处,都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稍稍领略这些大学的精神所在,同时有意识地致力于自我提升。

4

当“笨”学生“傻”老师在一起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翻转人生的教育——来自阿拉斯加的奇迹》

作者:乔治·古斯里奇

译者:林祥

出版单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在暴风雪肆虐的白令海偏远的、被称为永恒边缘之岛的圣劳伦斯岛上,有一群祖祖辈辈以捕猎为生的爱斯基摩孩子,他们生活在美国,却因为深受爱斯基摩文化影响,连英语都说不流利,没有书籍,更不会使用电脑,他们是一群调皮捣蛋不服管的“笨”学生。

因为债台高筑,正准备接受另一家学院聘请的乔治·古斯里奇博士,最终选择了薪酬更为可观的阿拉斯加教书任务。那里不仅自然条件恶劣,教育环境也相当糟糕,初来乍到的乔治·古斯里奇差点被抑郁症“侵蚀”。即便如此,乔治·古斯里奇博士最终坚持了下来,并在此一待就是33年,直到退休。他被认为是一位心怀斗志热血满满的“傻”老师。

当“笨”学生和“傻”老师碰到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翻转人生的教育——来自阿拉斯加的奇迹》一书向读者展示了乔治·古斯里奇博士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来自不毛之地的“笨”学生参加一场全美史上难度最大的知识竞赛,与55个州387所中学3096名竞争者、全美国最聪明的孩子聚集一堂,解答连大学教授都难以轻易完成的创意考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学业奇迹。

在他的努力之下,许多阿拉斯加乡村孩子最终进入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却因为“逆袭”“翻转”“跌宕起伏”“传奇”,震撼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该书不断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正如书中所言:“好的教育是一种技术,而非能力。”好的教师可以简化复杂的问题、想法和过程并简单易懂地讲给学生。好的教师不会让这些小事控制他的教室,而是他们自己一直在控制(质量控制,而不是独裁主义)。然而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是教育者而不是演员。本书向读者再次阐释了何谓伟大的“教育”和伟大的“老师”:

最伟大的教育,不只传授知识,更会激发创造。

最伟大的老师,不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能教会学生如何赢得人生。

5

我们需要工厂式学校吗?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盗梦工厂》

作者:赛斯·高汀(Seth Godin)

译者:郑枫 熊会花 田崴崴 范子亮 等

注:此书通过译言网的“译言古登堡计划”译为中文,可在亚马逊中国网站、京东上购买电子版。

电影《盗梦空间》中,有一群以盗梦为生的人,他们趁别人熟睡之际,通过高科技设备,偷偷进入别人的梦中,种下思想和记忆的种子,会让此人误以为这是他心中自己滋生出来的真实想法。这部电影是一个伟大的寓言:当你自己不去主动选择自己的梦,那你的所思所想都是别人强塞给你的,他们盗取了你尚未生根发芽的梦想,而种下他们自己的私念和欲望。这里的“他们”就是工厂化教育。这也是书名翻译为“盗梦工厂”的原因。

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指出,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陈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

作者写道:“大规模的教育并不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或是培养专家学者而设计的。它的发明是为了迅速而大量地制造符合工业化体系要求的成年工人。规模比质量更重要这个教育理念正好与当时大多数实业家的观念相吻合。”这种教育方式也许能适合富士康的生产线,却满足不了苹果手机的设计需求。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帽子并非褒扬,而是意味着这里缺乏创新,更进一步说,缺乏激励创新的教育。

工业化时代的学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可业已壮大的学校教育体系,无法立即改变自己以灵活应对市场的需求,而最后承担后果的却是一批批学生。他们装着一肚子随时可以在网上检索到的“知识”,却不懂得找到解决问题之道,无法独立去探索未知,失去了想象的能力。作为学校,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实践、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学校应如何从“盗梦工厂”转型为“造梦工厂”?书中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6

学院的传统和现实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美国文理学院的兴衰》

原名:《母校:还乡记》(Alma Mater:A College Homecoming)

作者:P.F.克鲁格(P.F. Kluge)

译者:胡淼森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国文理学院的兴衰》一书的副标题叫作《凯尼恩学院纪实》,其实无论是书名还是副标题,都是后来在编辑中译本时修改的。书的原名是《母校:还乡记》。

从书名看,这本书像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又像一部小说。事实上,在读这本书时,经常会有正在读《蝴蝶梦》之类小说的错觉,因为那些让人身临其境的场景描写,以及画面感极强的人物描写。这归功于作者克鲁格——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他站在曾经的本科生、现在的校友以及兼职教授的角度,用出色的文笔,展示了一所小型文理学院的内部风云。

关于哈佛之类著名综合性大学的“吐槽”之作屡见不鲜。无论是教育界人士,还是记者、作家等,经常会批评名校和名校生如何被现实利益取代了原有的“追求真理”精神。很多人认为,坐落于小镇乡村的小型文理学院才能代表高等教育的“初心”和理想状态。不过,看了克鲁格的这本书后,他们可能要失望了。

作为高质量文理学院中的一员,位于俄亥俄州乡村的凯尼恩学院拥有近两百年的校史(悠久传统),只有1600名本科生(小而精),专业以文、史、哲、艺为主,还有各行各业的著名校友,包括美国第19任总统哈耶斯、奥斯卡影帝保罗·纽曼等。但是克鲁格通过类似“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到凯尼恩学院的师生之间,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访谈,发现:由于规模增长加上结构变化,凯尼恩田园般的学院生活和历史传统得到了转变、丰富和稀释。

例如:教师们在校外居住,对于学院的满意度越来越低,对于教学也不再那么富有热情,师生交流机会也显著变少;随着各个系搬进了自己的大楼,不同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被破坏,开始出现竞争和矛盾;为了维持经费来源,学校无法只招收真心想要的优秀学生,而不得不招收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从而损伤了学校声誉和生源质量,继而影响培养质量;其他大学的“分数贬值”也蔓延到这片世外桃源中来,教师开始给学生打高分,学术诚信状况也越来越不乐观;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也愈演愈烈。

克鲁格对母校兼雇主——凯尼恩学院的感情依然那么深厚,但他又深深地为她的现状和前景担忧——这种情感的复杂性造就了本书内容的丰富性。凯尼恩学院以及其他文理学院究竟命运如何?这成为所有读者心中的悬念。同时,这本书打破了大家对文理学院的固有观念。文理学院和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依然值得大家思考。

7

未来大学什么样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

(The End of College:Creating the Future of Learni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Everywhere)

作者:[美]凯文·凯里(Kevin Carey)

译者:朱志勇/韩倩等

出版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

“大学的终结”从字面上看有点危言耸听。其实作者的意思是说,现有的综合性大学被传统所保护,力量强大,除非有一种更好的教育模式出现,否则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有突破。这里的“更好”被作者解读为:花费更少的钱,让更多学生加入,甚至为每个学习者的个性负责。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革新。慕课的话题已经被讨论多次,但是在《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一书中,对慕课的作用的看法更加乐观和大胆。作者认为,慕课的发展足以在未来某一天颠覆现有的高等教育机构:

1.促进教育公平。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因为经济条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原因未能进入世界顶尖大学的孩子(甚至中老年人)有机会学习到由最好的教授讲的最好的课程。

2.扩大招生范围。大学有机会通过在线教育接触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天才”或者符合本校期待的潜在生源,改变原先固有的招生模式。

3.获得真正的教学“大数据”。大规模的学习人数和频繁的学习行为将会为学校带来数以亿计的数据点,从而可以进行分析。

4.降低高等教育机构成本。成立一家新学校再也不用雇佣高薪教授、兴建昂贵的校舍,而是和创立一家硅谷初创科技公司的成本差不多。

5.真正实现教育全球化和多元化。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这将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并不否认,这些畅想的实现可能要很长的过程,他认为,至少可以先在大学教学中慢慢引入信息技术。而事实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中的一些学者恰恰是最早开始考虑这些问题的人。

总体来说,作者在书中详细论述了美国大学的历史变迁、大学的本质、大学的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泛在大学的定义、传统大学在大趋势下的挣扎,以及未来高等教育的学历认证与呈现形式。

作者作为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分析专家, 主导了新美国基金会的教育政策改革项目,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授教育政策课程,并连续六年担任《高等教育纪事报》的专栏作家,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撰文。他对高等教育的了解,以及文笔的风趣辛辣、逻辑的严密,都使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8

反思母校的毕业生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特权:哈佛与统治阶层的教育》

(Privilege: Harvard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Ruling Class)

作者: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Ross Gregory Douthat)

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从批判、质疑、反思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美国精英大学教育的书不止一本。有大学管理者——前任哈佛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所著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批评哈佛忘记了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人;有大学教授——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撰写的《优秀的绵羊》,历数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

而现在又有毕业生出来说话了——哈佛2002 届毕业生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 他是《大西洋月刊》的高级编辑、《国家评论》的影评人以及《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的撰稿人,同时也是《纽约时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评论版专栏作家。他出了一本描写自己哈佛经历和感想的书叫《特权》。

在多塞特笔下,哈佛不再是一个头顶光环的学术殿堂,而变成了“通往高收入和精英阶层(即特权阶层)的踏脚石”。

他坦言哈佛没有给他期望中的“真正的教育”,所谓的“追求真理”其实是“追求成功”。书中列举出的具体事例有:大多数学生来自富人以及官员、企业家家庭; 八个主要的学生俱乐部垄断着校园社交和话语空间,且只有出身显赫者才能加入; 一再“刷新上限”的分数膨胀和“刷新下限” 的学术标准降低,且为学生和教授共同默认;追捧能创造利益的科学而否定文史哲学的价值;以及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如何在哈佛堕落的故事——为了维持自己的校园明星和活动家的形象,她挥金如土,假冒上流社会,结果被发现其实是挪用了一大笔社团资金。

作者总结说,哈佛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卓越的教授和无数的研究机会,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一个人可以在那里让自己获得最优良的教育。但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哈佛不会主动教育你,不会指导你塑造你,或以任何有效的方式来反击无序、懒惰和名利野心。

他认为美国的精英大学已经日益抛弃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大学变得比较不像学校而更像工厂,一方面, 它的流水线为广阔的世界生产未来的银行家、律师、政治家和医生;另一方面,它希望能够吸引足够的学生进入学术领域来保持学科的生命力。

毕业生对母校真的只有“吐槽”吗?以笔杆子为生的多塞特虽然文风辛辣,但是到最后仍然不能掩盖其对母校的爱:“我热爱哈佛正如我们应当爱这个世界,不是因为它十分美好(它并不是),而是因为它里面存在美好的、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仿佛在另一个角落里,穿过另一道爬满常春藤的门,那所我们想象中的大学、我们梦中的哈佛,在等着我们。”

9

剑指精英教育之作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

译者:林杰

出版单位:九州出版社

去年,关于“北大学生得了‘空心病’”的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一再发酵。名校学生厌学、找不到人生目标的话题一度被热议。其实,早在2008年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辞去教职之际,就曾因一篇《精英教育的劣势》而广受关注。在这篇文章中,他探讨了精英教育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揭露了精英教育疏远人性、鼓吹“虚假的自我价值”、提供平庸和安全的诱惑、消磨欣赏孤独的能力等劣势,指出大学的宗旨是塑造灵魂而不是培养就业能力。文章掀起轩然大波。

德雷谢维奇继而屡次受邀前往各个大学讲座并与学生对话。在收集了更多案例和观点之后,《优秀的绵羊》一书完成,迅速成为畅销书,并被《纽约时报》《纽约客》等媒体多次讨论。

出身于上中产阶层的犹太家庭,从小在严格的家教中成长,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又在耶鲁大学做文学教授……作为“优秀的绵羊”之一,作者在本书中,以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学生为例,探讨了“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常春藤盟校的学生们)的种种恐惧、失落、迷惘、空虚、孤独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他们的生长环境和原生家庭,以及美国私立名校如何“误人子弟”。

书中还深入讨论了大学的使命何在、常春藤盟校的“上位史”、大学生如何“创建自己的生活”、大学和大学生应有什么样的道德和责任、大学到底应该教什么、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甚至还用“泡沫”来形容风起云涌的MOOC潮流。

有一些太过“理想化”的语句也受到很多读者的质疑。例如作者在文中说,“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但有读者反驳:“我们对于大学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却忘了大学虽是象牙塔尖,但绝非是独立于世外。尤其在当代社会,将大学这个小社会同整个大环境割裂开来是完全不可能的。当这个社会以金钱地位衡量成功时,我们如何期待大学教育能完全不世俗地衡量成就?”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确实有很多颠覆性的言论,击中人心,甚至能够解决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问题。

10

通识教育的捍卫者

书单 | 大学老师暑假必读的10本书

推荐书:

《美国大学:运作和未来》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 How it Runs,Where it is Going)

作者: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

译者:孟醒

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雅克·巴尔赞是享誉世界的西方文化史学家,其代表作《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为中国读者所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完了本科、研究生,成为该校教师,并担任教务长长达十年。这样宝贵的经历怎能浪费?1967年卸任后,巴尔赞即着手写作《美国大学:运作和未来》,并于第二年出版。

这本书主要面向两种群体,一是对美国大学内部情况不甚了解的普罗大众,二是大学内的学者、管理者。于后者而言,巴尔赞在书中展现出来的缜密的观察、犀利的观点(尤其是批评)或让其击节称赞,或让其心有戚戚焉,或让其不以为然甚至反唇相讥。总之,此书带来的各种观点大讨论,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经典书籍之一。

书中写的虽然是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但是对于现代的中国乃至很多国家的大学而言依然适用。比如,书中写到美国大学遭遇的困境:“它们花费着巨资却一贫如洗,它们遭受自己学生的攻击,它们的教研员工忙得不可开交,而公众对他们却愈发感到不满,提出愈发武断的要求……个人和社会自己不能办到的,就被委托给大学这个现存的最能胜任的机构。”但是“在接受成百上千的任务时,大学还失去了对教学和研究的垄断。”

巴尔赞曾被不少人诟病为思想老套落后——他在《美国大学》一书中多次强调,大学课堂理应是纯粹获取知识的场所,大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对知识与文化的鉴赏能力;大学不应成为获取人生经验的名利场和交际圈,这是社会应该负起的义务。

显然,在学生培养方面,巴尔赞是不折不扣的通识教育支持者。在教师管理方面,他显然是一位会被大学教师认同的管理者,因为他对教师持宽容态度,认为优秀的大学管理者要学会用平和、平衡的方式处理学者队伍中的不同取向,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无助于引领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搭建。

他在书中还强调,大学管理者应该学会尊重和领悟“无权力者的权利”。巴尔赞的高校管理和教育理念颇为理想主义,虽然有时会遭到质疑,但是仍然得到了众多教育学者和高校管理者的认同。

本书开头的“导论”也值得一读,作者系著名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名誉院长赫伯特·I.伦敦。他对这本书的内容评价中有赞许也有批驳,并不乏对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讽刺,文笔辛辣但并非无端攻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初中生必读书目推荐 适合初中生 初中生必读书目推荐 适合初中生看的书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详细]

7本书实用性和操作性的育儿书籍 7本书实用性和操作性的育儿书籍,让你远离亲子冲突

生活中说大不大却“逼疯”爸爸妈妈的那些育儿琐事,只要转变沟通技巧就能迎…[详细]

7本书帮助孩子“长大”,不用在 7本书帮助孩子“长大”,不用在念书和工作之间纠结

为什么我们不想长大?因为长大比想象的要难太多。“长大”,不仅意味着一个…[详细]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5-1-23 00:57 , Processed in 0.0563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