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跳台滑雪起源于19世纪的挪威,1924年,跳台滑雪被列为冬奥会项目;1976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决定将标准坡度和大坡度分别由K70和K90改为K90和K120。1982年,吉林市成立了跳台滑雪队。1984年,中国国内举行了首次跳台滑雪比赛。2003年,中国跳台滑雪队获得赞助并常年在奥地利训练。
跳台滑雪项目历史跳台滑雪起源于19世纪的挪威。 1860年,来自挪威德腊门( Drammen)地区的两位农民,在克里斯蒂安尼亚( Christiania)镇举行的首届滑雪比赛大会上,表演了跳台飞跃。同年,出生于挪威南部特勒马克地区( Telemark)摩耶达尔村( Mogedal)的桑德拉·诺德海姆( Sanddla nordheim)曾不拿雪杖跳过30余米。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30余年。他因发明滑雪板固定器而被誉为滑雪运动的奠基人。 1862年,首次跳台滑雪比赛在海德马克郡东部的特吕西尔( Trysil)举行。 1879年,挪威在奥斯陆郊外举行了首届跳台滑雪赛。 1883年,跳台滑雪被作为正式项目纳入了霍尔门科伦滑雪大奖赛。 1900年,挪威人比约默·尼尔森( Bjame nilsen)表演了第一个传统跳跃,远度是17米。 1902年,另一名挪威人尼尔斯·耶斯特万格( Nils gjestvang)采用同样的方法跳出了41米。 1924年,跳台滑雪被列为冬奥会项目。 1925年,世界锦标赛开始举办该项目,当时称之为国际滑雪联合会跳台滑雪赛。 1926年,瑞士格劳宾登州的蓬特雷西纳( Pontresina)首先建成了K点超过60米的跳台。 1927年,在瑞士圣莫里茨K70的跳台落成。 1931年,挪威运动员西格门德·鲁德( Sigmund ruud)最先将飞行距离提高到81.5米。 1934年,西格门德·鲁德的弟弟比尔格·鲁德( Birger ruud)采用上体加大前倾,两臂前伸的姿势又将世界纪录提升到92米。 1936年3月15日,年仅17岁的奥地利运动员瑟普·布拉德尔( Sepp bradl)在法国夏蒙尼锦标赛上笫一个以101.5米的成绩突破100米。 1937年,正式定名世界跳台滑雪锦标赛,并将1924年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定为第一届世界锦标赛。 1948年,世界锦标赛改为两年一次。 1950年,联邦德国运动员约瑟夫·韦勒(Josef Weller)创造了127米的世界纪录。 20 世纪50年代中期,瑞典运动员安德烈亚斯·代舍尔(Andreas Daescher)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滑翔姿势:身体进一步前倾,两臂向后贴紧体侧。 1960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决定从1962年开始将跳台滑雪由1项增加到2项,将K70定为标准坡度,K90为大坡度。 1967年,挪威选手拉尔斯·格里尼(Lars Grini)在维克松( Vikersund)又将世界纪录提高到150米。 到20世纪70年代,奥地利运动员安东·因瑙尔( Anton Innauer)和南斯拉夫运动员波格丹·诺尔契奇(Bogdan Norcic)又连续创造了174 米、176米、181米的世界纪录。 1976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决定将标准坡度和大坡度分别由K70和K90改为K90和K120。 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运动员飞翔的距离更是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先是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帕维尔·普洛茨(Pavel Ploc)于1983年创造了181米的世界纪录,接着芬兰运动员马蒂·尼凯宁(Matti Nykanen)在意大利又以191米将这一纪录刷新。 1982年,随着跳台滑雪的普及,国际滑雪联合会决定增设团体赛。同年,吉林市成立了跳台滑雪队,并派出教练员和运动员赴日本训练。 1984年,中国国内举行了首次跳台滑雪比赛。此后,跳台滑雪被列入冬季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85年,瑞典运动员扬·伯克洛夫( Jan Boklov)在滑翔过程中率先将两个滑雪板的板尖向外分开形成“V”形。 1988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决定将团体大坡度纳入冬奥会,从而使冬奥会跳台滑雪由2项增加到了3项。 1991年,在黑龙江背亚布力场建成了第一座70米P级跳台。同年的比赛成绩为73米。 1992年,所有奖牌获得者采用的都是“V”形姿势。同年,中国首次派队员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 1994年3月17日,奥地利运动员安德烈亚斯·戈尔德伯格( Andreas Goldberger)第一个突破了200米大关,他的成绩是202米。 2003年,中国跳台滑雪队获得赞助并常年在奥地利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