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1)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学习有仅指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包括学习生活技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等。学习的重要原则是学以致用,学了就要应用于实践中,而且要常温、常用、常练。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方能学懂、悟透、灵活运用。在学、用、练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成长的快乐,达到热爱手头上的事儿的地步,没有什么学不会的,没有什么做不好的。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远来造访,何其快乐!几千年来,真正读懂孔子的人都是他远方的朋友,跨越时空的交流,精神领域的深层对话,找到知音、找到心灵家园,那是人生最满足、最快慰的事情。 别人不了解自己,不必怨恨,报怨是修养不够。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应该了解你、理解你、认同你,干嘛非强求那么多人去了解你呢?你有实力、有魅力,首先应先推销给自己,然后再推销给别人。让别人了解你、理解你、认同你,你自己应先了解别人、理解别人、认同别人。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2)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的,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的人,这种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为‘仁’的根本吧。”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之根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这是永远都无法回报的。不孝敬父母的人,永远不能和他做朋友。尊长爱幼是做人的根本之一。 所谓”仁、义、礼、智、信。”有可能是当时缺失的东西。当时乱世,缺失的东西太多,所以被提倡的东西也多。当今社会亦是如此,问题严重了,就会被重视起来,大家都提倡的、都重视的,恰好是人们缺失的。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3)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满口花言巧语,一幅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没有多少仁德的。” 巧言令色的人,在古代不受人喜欢,被认为缺仁爱之心或缺少宽厚的道德。巧言令色常常带有欺骗性,人们对虚伪、欺诈很反感。 但如果把巧言令色理解为能说会道,对沟通人际关系也有一定好处。把巧言令色恰当地运用在外交或谈判上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4)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吾日三省吾身非常重要。反省自己越多,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也就越有思想。反省自己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有利于完善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学习,完善自己的工作,不断地完善和改善最后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达到成功的彼岸。 为别人出主意要像自己做事情一样,和朋友交往必须真诚。总之对已、对人要忠诚、诚信。对待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要常复习,而且必须要落实在行动上,去实践它,所谓“学以致用”。这里的习绝不可以单单理解为复习,应包含认真实践。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5)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政事,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忙闲去使用民力。” 管理者能做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做事严肃认真,这是一种敬业精神,也是对社会和群体的敬畏和尊重;严守信用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立人之本。古人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现代人能够做得很好更不容易。注重节俭,这是一种美德,爱护员工和人民是管理者的美德。使民以时,这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尊重农民生活规律的科学做法,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推广到各个领域,那么这个词就是符合时宜地做事,根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有利的条件,去做有利有益的事情。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6)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这一段被例在《弟子规》之首。古人认为做人首要的是孝,所谓的百善孝为先。孝表现为爱父母,尊重父母、顺从父母。当然像晨省昏定,到是没有必要,但出门前向父母道声别,回家向父母打声招呼,父母需要照顾时必须在身边照看一下。生活中的尊重礼节必须要做到,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可以温顺地交流,当父母有错时采取温驯的方式指出等。在外面要尊重兄长,可以推广到年长的朋友。谨慎处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修养,对待人和事要讲究诚信,不欺人不欺已。博爱众人,与人为善,与修养的人、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成为朋友。在做人和做事上有余力之后,就可以学习种文化知识了。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7)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侍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自己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尊重有贤德的人,“见贤则思齐”,在当今社会亦值得提倡。我们可以不好色,但不能轻视貌美女色,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我们可以喜欢貌美女子,但不能只是注重外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这是孝顺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孝应成为做人的第一根本。为君主做事,现在可以说成为单位做事或为国家做事,有献身精神;每个人如果能有如此敬业爱国的精神,那么民族国家何愁不强盛!和朋友交往,讲诚信,我觉得在与所有的人交往时,都应该诚信,只不过有度就可以了,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知识不仅限于书本,也可来源于生活。学问不光来自书本,也可以来自生活。修养,可在学习中形成,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炼成。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这里面的庄重指的是做人不轻浮、做事严肃认真,轻浮就不会有人尊重你,不认真严肃就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庄重、严肃、认真是在生活和学习中磨练而成的,是来自很深的修养。它和在生活中的幽默、风趣、调侃一点都不冲突。一个庄重的人并不是死板,苛刻的。 做人要忠诚要讲信用。这是立人之本。没有对国家的忠诚,没有对集体的忠诚,没有对事业的忠诚,是人不会成就一翻事业,也不会实现你人格完善,更不会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对人讲信用,你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你才会赢得好人缘,你才会有人相助,你才会有好运来临。忠诚和诚信与变通也不矛盾,相机而动,并不是不讲忠诚也不是不讲信用,而是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僵化的忠信。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也是说得要择善邻而居,选择优秀的人交往。郑渊洁在训子书中告诉他的儿子四十岁之前不要与下流社会人成为朋友。时下有这样有一句话:比尔·盖茨的朋友中没有乞丐。从你的朋友可以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不做朋友并不意味着不交往,现代社会拒绝与人来往也可能会推动发展自己的机会,包容合作才会实现双赢。 如果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有些人有了错,自己不知道,当然不知道改。还有的人有了错误知道,但就是没有毅力改。还有的人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明知有错也不改。看样,能够做到知错就改的人,是有智慧、有勇气、有修养的人。这一点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养成知就改的习惯非常重要。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9)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死者的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对待自己的先辈,应虔诚、谨慎。这是孝的表现,也是孝的延续。社会上层都这样做,就会形成榜样的力量。其实社会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习俗和时尚通常都是受主流社会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另外古人对待老人讲究:养老、送终、追远。当今社会在“养”的方面做得不是很好,长辈在健在时不能及时行孝,尤其在精神生活上行孝者更少。不能养好,送得在好、追得在远也无益。所谓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古人所说的送终是指父母弥留之际守在身边,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做不到,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借丧敛财不应算做孝。祭祖对有些人来说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读书笔记:《论语》(10)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个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美德而取得的。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温良恭俭让”是美德,温,待人温和,这是一种内涵和修养;良,做人善良,与人为善在当今社会是一种严重缺失的美德;恭,待人恭敬,这也是一种内涵和修养,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尤其现在玩世不恭的人比较多,做到这一点难;俭,是指俭朴,这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攀比心理比较严重,做到生活俭朴而不浪费又不吝啬很困难,这个度不易把握;让,指谦让,这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美德,做到谦虚忍让,没有务实的精神,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很难做到谦让,更何况当今社会提倡个性张扬、竞争极其激烈,人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谦让什么时候不必谦让,这个度是很难掌握的。 在当今社会,践行“温、良、恭、俭、让”这些修养的美德,要讲究度,不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一味地严格要求自己。当时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与现代社会环境不一样。不合时宜地照办于已于人是有害的。“温、良、恭、俭、让”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比较高的要求,对平常人不可苛刻。提倡的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做到。 道德标准应符合国民的实际素质,更要符合一个国家的国情,否则只会增强人们的精神负担。制定制度时不能按照道德标准去定,尤其不能按崇高的道德标准去制定。道德靠的是个人修养乃至整个民族修养,不是靠强制性的约束。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11)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居丧期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读完此文,我陷入深思中。…… 父母无疑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如何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志向,父母如何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是现代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问题家庭的背后都是问题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出现了问题。当你决定成为父母的那一天,你就要对孩子、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学会做对孩子有积极影响的父母。 人的思想、志向、行动是否必须遵循父母的,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代社会主张个性张扬,人需要按照自己独立的人格生存,父母的准则一定符合自己吗?任何时候都遵循父母能够合时宜吗? 遵循和顺从是孝,但不遵循、不顺从你父母的思想行为准则就是不孝吗? 读书笔记:《论语》学而篇(12)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贤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小事大事,都依着这个原则。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节调节和约束,那也是不可以的。” 和谐是一种宝贵的思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才会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古代儒家靠“礼”来调节和约束人们,从而使不和谐变成和谐。 笔者私下认为“和谐”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则,这种规则不单单是法律和道德,还应该包含其他的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我也说不清楚。但至少应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东西,如真的东西、善的东西、美的东西。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有个性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不同就可能不和谐,甚至相同和相似也有可能不和谐。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是达到和谐最好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理解、尊重、宽容、包融。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光靠自觉、自律也不行,也需要调节、约束,甚至相当规范的管理。 读书笔记:《论语》(13)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义,这种信约诺言,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符合礼,就能避免耻辱。所依靠的,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 信,是立人之本。信是建立在诚的基础上,但要符合义,而且一定要有度,理论上应对任何人都讲“诚信”,包括对所谓道德坏的人。但生活中你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集体、保护自己的国家,所以实用意义的信,应严格按照“中庸”的思想,一定要有度。对方一味地不讲信,而且对我们自己、我们集体、我们国家造成严重危害,那你是无论如何不能讲信的。 做到恭而不卑,就要严格遵守“礼”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