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简介资料_冯骥才的作品_冯骥才散文_冯骥才俗世奇人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其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1] 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冯骥才简介
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身高1米92。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祖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
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他的作品《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冯骥才简介资料
中文名:冯骥才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42年2月9日 职 业: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主要成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祖 籍:浙江慈溪
冯骥才个人经历
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他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及各种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个人阅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创作等活动,并且担任《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艺术顾问。 2000年出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2000年5月担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市作协主席,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顾问。 2001年,冯骥才戴上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顶“乌纱帽”。 2003年开始,大冯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他和他的志愿者们的努力已有了成果,一大批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出版,还有更多的音像资料也正在整理,无论对国家对民族,这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4年冯骥才成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是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冯骥才发起并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当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间机构。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2006年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荣誉院长,央视《感动中国》推选委员。 2007年担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 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参事。 2009年冯骥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十万张图片资料、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和上千小时的影像资料。 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这样的“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 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 2011年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生态书画院顾问。 2013年3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3年7月12日任2014年春晚艺术顾问。
冯骥才人物成就
《感谢生活》《挑山工》曾获法国“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2010年入围“免网杯”中国文艺网络奖(中国网络代表最高荣誉)最佳作家候选人。
冯骥才主要作品
文章 《雕花烟斗》、《逆光的风景》、《摸书》、《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炮打双灯》、《神鞭》、《三寸金莲》、《关于艺术家》、《珍珠鸟》(被选入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6课)
、《海外趣谈》、《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快手刘》、《灵魂的巢》、《俗世奇人》、《捅马蜂窝》、《好嘴杨巴》(被选入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刷子李》(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被选入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花的勇气》、《挑山工》(被选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献你一束花》(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日历》(被选入八年级第二单元课文)、《泥人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花脸》(被选九年义务教育试用本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六课语文教材)、《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被选入义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神灯》、《一百个人的十年》、《白发》
书籍 《画外话丛书
冯骥才卷》、《冯骥才散文自选集》、《冯骥才卷》、《感谢生活》、《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小说选》、《乡土小说》、《花脸》(被选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我是冯骥才》、《秋日的絮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人类的敦煌》)、《铺花的歧路》《啊!》《神鞭》、《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凌汛:朝内大街166号(1977--1979)》、《维也纳情感》、《乐神的摇篮》 花脸 (阅读短文) 义和拳 (长篇小说)1977 铺花的歧路 (中篇小说)1979 啊 (中篇小说)1980 神灯前传 (长篇小说)1981 冯骥才中篇小说集 1981 雕花烟斗 (中、短篇小说集)1981 爱之上 (中篇小说)1982 雾里看伦敦 (散文集)1982 意大利小提琴(短篇小说集)1982 走进暴风雨 (中篇小说)1983 雾中人 (中篇小说)1983 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中、短篇小说集)1984 冯骥才选集 (1—3卷)1984 冯骥才小说选 1985 三寸金莲 (中篇小说集)1986 冯骥才集 (中篇小说集)1986 我心中的文学 (理论)1986 怪世奇谈 (中篇小说)1986 话说 天津卫主编 1986 珍珠鸟 (散文集)1987 三寸金莲 (中篇小说)1987 冯骥才代表作 1987 一百个人的十年 (第1集)1987 俗世奇人 (短篇小说)2008
冯骥才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为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作品。 全书由18个短篇文章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冯骥才俗世奇人内容简介 《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是作者的文化小说的最后一个系列。文章用天津话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并由日本画家作了精美的插图。晚清光绪年间,旧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
冯骥才俗世奇人创作背景 晚清光绪年间,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居,性格迥然相区别,然而,燕赵之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盐,风俗习惯强悍。近一百多年来,列举所有中华大灾大难,没有一个不首当其冲,于是产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然在显赫上层,另外在市井民间。作者听的很多,长记在心,所以,作者随想随记,描绘了解放以前出现的社会风土人情;每个人一篇,各不相关,最后写成一书,名为《俗世奇人》。
冯骥才主要贡献
冯骥才领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掀起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乡土文化热潮,让长期以来始终行走在主流文化艺术边缘的的乡土文化资源正式登堂入室进入公众视野。
五四时期主流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激进的批判,如巴金小说《家》中对家族文化的负面描写,四川的吴虞被胡适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英雄,鲁迅对年轻人说不要读中国的古书,也对当时政府部门的祭孔典礼不以为然。当传统儒家思想不再是中国文化主流的时候,于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困境就形成了,究竟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五四时期在打倒孔家店的同时,一个本土民间文化世界也被知识分子发现。但在当时,知识分子是以启蒙的心态俯视民众,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时知识界从整体上并没有将民间文化上升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其心态还是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精英文化心态。
在传统中国,民众没有能力表述自己的文化,他们只能被别人表述,而知识分子是其文化代言人,但也有极个别的现代民俗学家意识到知识分子代言制的内在问题。1928年顾颉刚在《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的广州演讲中着重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主义倾向,顾颉刚认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要在圣贤文化之外解放出民众文化,使民众觉悟到自身地位,产生文化自主意识,而将来新文化运动不是由知识分子来指指点点,而应由民众自己起来运动。在顾颉刚心目中,知识分子最高学术理想就是知识分子代言制的终结,所以顾颉刚说:“我们自己就是民众。”顾颉刚努力把知识分子拉回到民众阵营中,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化清高的冷漠,而顾颉刚的最终学术目的就是要使民众说话,而不是为民众说话。以前精英知识分子垄断了所有文化话语类型,在文化场域只有精英知识分子才有发言机会,但由于若干热心民间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的出现,这个局面被打破了。
在当代,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也在继续顾颉刚这个独特的知识分子新传统,这个新传统就是对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传统反戈一击,从而为民间文化的发展开出一条生路,因为长期以来民间文化一直被精英文化视为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而冯骥才认为,相对于“精英文化和典籍文化”而言,民间文化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大部分,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半,只有民间文化才更能代表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这是冯骥才的文化理念。其实,通过顾颉刚、冯骥才的努力,我们发现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互竞争的,大家都要发出声音,大家都说自己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只是以前民间文化一直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冯骥才对民间文化保护的努力始于1994年,当时天津老城区要整体拆迁改造。作为天津人的冯骥才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拿出自己的稿费,用三年时间邀请摄影师赶在天津老城拆除之前将之拍摄下来,后来就有了《旧城遗韵》等一套老房子摄影集的出版。正是从1994年开始,冯骥才踏上了民间文化保护的不归路。
冯骥才认为,对儒家之类的精英文化如数家珍,而中国到底有多少民间文化遗产,谁也不知道。于是在2003年,在冯骥才倡议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开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普查工作。但实际上这个工作开展得还是太迟了,大量民间老艺人不断去世,一个老艺人去世,就是一个文化传统的消失。
正是在冯骥才的提议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从2005年3月起至2007年3月,在全国实施“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的普查活动,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次。目前100名国家级杰出传承人名单已确定,为这些传承人建立了专人档案,并给以资金资助,确保民间文化传承后继有人,真正从文化主体角度保护民间文化传承人。冯骥才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保护好民间文化传承人,民间文化才能代代传承,否则一切都是空话,或者只是传统文人式的浪漫空想。
在这条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冯骥才实际上在做两方面工作,一个是具体的民间文化保护,一个就是在知识界展开一场内部自我文化启蒙。在许多知识分子看来,冯骥才是太傻了,人家恨不得拔出泥腿子直奔城市,而冯骥才如今早已年过花甲,却整天往农村跑,和农民拉家常打交道。于是晚年的冯骥才和那些自命精英、孤芳自赏、俯视芸芸众生的知识分子就这样拉开了距离。
有人认为鲁迅晚年不应该写杂文,应该写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千古不朽的小说,但鲁迅就是要写纯文学性不强的批判社会的杂文,冯骥才他也宁愿少写所谓的千古文章,也要为长期以来被清高的知识分子视为小儿科的民间文化多做一点实事。但在这条前人涉足不多的道路上,冯骥才是寂寞的。2005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冯骥才的《思想者独行》一书,书中记录了冯骥才在民间文化保护中的尴尬处境,如经费远远不够,具有民俗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奇缺。因为大量知识分子出于自身小群体的利益考虑,并不愿意为民间呐喊。要是哪一天民间文化也与精英文化平起平坐,大家只是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那么清高自许的知识分子也就失魂落魄了。确实,和民俗学家顾颉刚一样,冯骥才也是孤独的,很少有人会理解他,就像当年的鲁迅根本不能理解顾颉刚的民间文化理念。
不管怎么说,冯骥才通过他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走出精英文化的牢宠。冯骥才的努力至少让大家明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由精英文化一花独放的文化垄断时代已经过去,民间文化传统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可以视为文化场域中文化民主性的表现。
冯骥才基金会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根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是人类重要的文明遗产。五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
灿烂,不仅凝结着炎黄百姓的生活情感和人间理想,而且昭示着华夏民族的个性与精神。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冲击下,民间文化身处濒危,如不紧急抢救和保护,先人创造的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必将急速的瓦解以至消亡。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是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冯骥才发起并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当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间机构。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于2004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社团管理局正式登记成立(津基证字第004号),注册资金人民币200万元,由发起人冯骥才和**著名演员赵文瑄先生捐赠。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为理事会,冯骥才任理事长,赵文瑄先生任副理事长,理事12人,由国内知名的文化学者、民俗专家以及文艺界、新闻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组成。基金会的工作机构设秘书长办公室,项目部,联络部和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等部门。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将通过严密的管理、规范的运做和合法的基金保值和增值措施,积极开展下述各项公益活动,推动和促进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事业的发展。
遵循基金会的设立宗旨,接受国内外的捐赠;支持和资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项目;支持和资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民间文化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旨在弘扬和发展中华民间文化的文化交流项目;奖励和表彰对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团体和个人。
冯骥才倡议建地震博物馆
冯骥才执笔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呼吁筹备建立汶川地震博物馆,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和为后人提供警醒,“历史会过去,但要留住历史的见证,灾难也可以转化成一种精神财富。”
地震博物馆见证历史
冯骥才表示,像庞贝古城博物馆、广岛博物馆都建得很好,唐山大地震也有纪念馆。要建汶川地震博物馆,是因为“要留住历史见证,给后代一个警醒。”除了见证历史之外,冯骥才表示,建立博物馆还有它的科研价值,“地震之后,地质、地貌、水源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包括抗震救灾中的一些经验,可以说是有多学科研究价值。”
保留地震破坏原生态现场
冯骥才认为,对于将来的汶川地震博物馆,有三部分最重要。
第一,是“几处有代表性的地震现场”,保留地震破坏原生态现场,“唐山地震很好地保留了两个废墟,显示了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的严重程度,对研究很有价值”。第二是“汶川抗震救灾纪念碑”或“汶川死难人民纪念碑”。第三是“汶川地震博物馆”,收藏与地震、赈灾有关的内容,“比如大量学生书包,这是最感人的东西;还有用过的直升机、降落伞,以及大量录像等”。冯骥才提到,比如在灾区现场寻找失踪人口用的纸牌,解放军穿的迷彩服等,都是博物馆的收藏内容。
冯骥才人物评价
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米90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馃子吧!大冯的确是忙,特别是近几年,很少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要么到处开会,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要么跑到乡村田野,亲自踏勘民间遗存。有一回,我碰到他的夫人顾同钊,便说,劝劝大冯,别那么拼命,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顾大姐无奈地笑了笑,说,你让他闲着,他不是这痒就是那疼,出去疯跑,倒啥病也没了,唉,老黄牛,吃苦受累的命!
冯骥才是以小说名世的,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摞起来比他还高,真正的著作等身,海内外的读者熟悉他,多是通过这些作品,因此,他的主业,应该是个作家。而他偏偏又有着绘画的才能与灵性,他的每一幅画作,都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其中的文化内涵,非一般的画家所能超越。两条腿走路,使大冯面前的路越走越宽。这几年,大冯又成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到处游说并付诸行动,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上了。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与他的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他的不少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对民族文化的独到见解以及注脚,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暂时放下写作,去做这费力讨好的事情了。
冯骥才的第一次“走偏”,大概是在1994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破败不堪的老城,将在这股洪流中消失,这势必会造成对一些文化遗存的毁灭性破坏。冯骥才忧心如焚了。冯骥才茶饭不思了。可一个没有决策权的文人,除了仰天长啸,又能奈何呢?他所能做的,就是拉起了一个庞大的队伍,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当然更多的是摄影家,他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对这座城市进行了地毯式的拉网考察,拍了3万多张照片以及影像资料,从中选了2000多张出了4本大画册。他把这些画册送给政府官员,每送一套,都要在扉页上写下这样一行字:这是你亲爱的土地。大冯弄得动静挺大,支持他的人却很少,很多人说,你放着小说不写,净搞些没用的。这让大冯很伤感。而且,这个活动,从始至终,所有的费用都是大冯自掏腰包,几十万元的稿费全填了这个大窟窿不说,连画作也所存无几了,全都换了钱用在了考察上。但今天看,大冯所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是及时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天津的许多文化遗存,如今只能到这几本大画册中去找了。
2001年,冯骥才又戴上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顶“乌纱帽”。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从2003年开始,大冯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他说,我们不能笑呵呵地看着民间文化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全国数以万计的专家学者也离开书斋,纵身于田野,缀拾那些行将消泯于大地的“母亲的文化”。这两年多,冯骥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田野里跑。跑的原因,一是他要了解真正的田野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现状?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如今的民间文化,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保护的力量十分薄弱;二是他们的经费非常短缺,对保护的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民间文化多是在县里、乡里、村里的掌控之下,下去发现了问题,就可以跟县长、乡长、村长们谈,告诉他们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这些文化。我曾跟随冯骥才到过几个地方,有一次去河北武强县周窝乡旧城村,路上突遇大暴雨,我们的车子滑进了沟里,大家只好在泥泞中徒步前行。大冯的脚上套着两个塑料袋,深一脚浅一脚的,摔了几个大跟头,淋得像只落汤鸡,浑身上下都是泥汤,样子非常滑稽,假如没人说,谁会想到他是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呢!回津后顾大姐看了我们的照片,我们哈哈地笑着,顾大姐却难过得掉了泪。大冯说,这没什么,我们的志愿者中,比我苦的多了去了,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没有一分钱的补助,还要往里面贴钱,时常是饿着肚子工作。为了改善这些人的工作条件,大冯先是想卖房子,后来还是重操旧业,夜以继日地画画,硬把手背上画出一个大包来。这30余幅画在天津拍卖了一次,又在北京的现代文学馆拍卖了一次,所得百万元,设立了一个民间文化基金会,为的是让那些志愿者们能有口茶喝。**演员赵文瑄被大冯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也捐出了100万人民币,以表对大冯的支持。
好在大冯和他的志愿者们的努力已有了成果,一大批抢救出来的图文资料已经出版,还有更多的音像资料也正在整理,无论对国家对民族,这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冯骥才社会评价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鲁国平评论:冯骥才为七夕改名,狭隘理解中国情人节不妥! A·H·科罗博娃评价冯骥才,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其他作者不同,冯骥才的重点不是在描写大量的镇压和灾难。他展示了以单个“小人物”的命运为例的民族悲剧。这一点是他创作的一个特点。 В·Ф·索罗金这样说,作家和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保存了关于黑暗年代的真实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异乎寻常的公民性和人性的价值。 Б ·李福清这样称赞,冯骥才是一位极有天赋和人气的小说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