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达简介_霍达小说作品_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女,生于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国家一级作家,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第一部小说《不要忘记她》,1987年创作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该作于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 198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当选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港澳百科全书》编委、开罗国际电影节评委。 霍达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并先后赴英、法、俄、日等十余国及我国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其生平及成就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电影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古今女杰谱》等大型辞书。 霍达简介个人资料 中文名:霍达 霍达个人经历1945年11月26日出生于珠玉世家。 1961年考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 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长期在四机部、北京市园林局、文物局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同时坚持业余写作。 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第一部小说《不要忘记她》。 1976年后霍达任北京电视制片厂编剧。 1980年创作了历史剧本《公子扶苏》(又名《秦皇父子》)。 1981年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一级编剧,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她创作了平生第一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在《长篇小说》杂志分两期发表,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 198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之职。 1988年3月当选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小巷匹夫》获火凤凰报告文学奖 1991年获中国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1992年获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 1993年3月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委员会委员。 1997年表现香港新界人民抗英斗争悲壮历史的长篇小说《补天裂》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北京和香港两地同时出版。 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1999年被国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1年获“3·15”金质奖章。 2003年3月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2004年霍达将自己的中篇小说《红尘》改编为话剧剧本。 2005年《红尘》由国家话剧院演出,曹其敬导演,朱媛媛、柏寒、刘佩琦等主演。 2008年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2011年,霍达创作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海棠胡同》,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剑男搬上舞台,宋春丽、郭冬临、杨立新、郭达等主演,以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犀利的艺术语言赢得观众的激赏。 2013年3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2013年《听海》获中国散文协会授予的优秀散文奖。 霍达夫妇霍达丈夫王为政,一流画家,在画界都独领风骚,师承吴冠中和李苦禅,中国画坛百杰奖章获得者。这对伉俪,爱情美好,事业辉煌,而且都是政协委员,同时进入了世界名人录。 霍达个人作品小说 《穆斯林的葬礼》《补天裂》《未穿的红嫁衣》《红尘》《追日者》《秦台夜月》《京韵第一鼓》《魂归何处》 剧本 《红尘》《海棠胡同》《秦皇父子》《鹊桥仙》《苍天圣土》 报告文学 《万家忧乐》《国殇》《民以食为天》《吴冠中》《仰雪词馆主》 文集 《霍达文集》《霍达文选》《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霍达作品精选》《霍达报告文学选》《霍达电影剧本选》《万家忧乐》《天涯倦客——茅盾文学奖女作家散文精品》 诗词集 《抚剑堂诗词集》 霍达代表作《穆斯林的葬礼》荣誉 1991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篇小说奖 1990年获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 1992年由作者改编为上、下集电影剧本,香港康大影业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书评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借,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霍达主要着作粉碎“四人帮”之后,霍达的创作激情和才华得以发挥,她连续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公子扶苏》、《鹊桥仙》、《飘然太白》、《江州司马》、《我不是猎人》、《年轻》、《战斗在北平》等,被先后搬上了电影、电视银幕、屏幕,并出版了《霍达电影剧本选》。其中,《我不是猎人》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奖,《鹊桥仙》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保姆》获《萌芽》创作荣誉奖。《公子扶苏》(又名《秦皇父子》)一发表便受到文学界、电影界、史学界的重视,被誉为近年来历史题材创作中“难能可贵的”一部电影剧作。 新华社为此向国外播发了以《女作家创作(公子扶苏)剧本》为题的电讯,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投入了拍摄工作。霍达擅长历史题材的创作,并且对于电影文学形式驾轻就熟,但这并未妨碍她在其它题材、体裁上的开掘和发展。近年来,她在致力于电影文学的同时,还创作了中、短篇小说《追日者》、《保姆》、《不要忘记她》、《艺术家的良心》、《“合作家”轶事》、《黑祸》、《马拉松宴会》等等许多篇反映现实的作品以及散文、报告文学、随笔。1988年《长篇小说》分两期连载她所写的反映回族生活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引起了文坛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 霍达是回族作家,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未局限于本民族的生活,而是古今中外,均能撷取,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今后,她除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外,还打算特意创作一些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回族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回族同胞,将在她的笔下得以表现。 霍达作品风格霍达是回族作家,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未局限于本民族的生活,而是古今中外,均能撷取,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霍达的作品结构宏大、视野开阔、激情充沛。在她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般女性作家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侠义色彩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被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个案激发,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后落笔成文。 由点到面,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反映关乎国计民生、民族命运的令人警醒的社会问题。 作者倾情投入,文笔犀利,呼吁强烈,富有震撼力。 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来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霍达获奖情况《穆斯林的葬礼》 1990年,获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北京市建国40周年优秀文学奖 1991年茅盾文学奖 《红尘》 1988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2004年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 《万家忧乐》 1988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1992年获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 2001年获“3·15”金质奖章 《国殇》 1988年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 《鹊桥仙》 1980年获首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我不是猎人》 1982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 《保姆》 1986年获《萌芽》创作奖 《龙驹》 1990年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 《义冢丰碑》 1997年获香港回归征文全国一等奖 《烟雨文武庙》 1997年获香港回归征文全国一等奖 《为了那片苍天圣土》 2007年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优秀征文奖 1992年获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 2009年当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在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主题活动组委会授予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卓越成就奖。 霍达人物评价她着一身家常便服,随性、朴实、爽朗。说话时,整个人都会变得抑扬顿挫:时而低眉敛目,柔声细语;时而一板一眼,绘声绘色;说到不平处,横眉怒目,声音也高了八度,仿佛随时会拍案而起。——冰心 一位有着充沛激情和正义感的女作家——这就是我对霍达的第一印象。——冰心 霍达是一个善良、有责任感的女性作家,写作手法娴熟,布局谋篇老道,委实值得称道。(青年文摘) 2011年,在谈及作家定位时,霍达曾自评说自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她给自己的定位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勤奋执着,能吃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有节操,有傲骨;心思缜密,虑事周全,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女作家。——《光明日报》 霍达人物语录关于《穆斯林的葬礼》 “写这本50万字的书,你知道我用了多长时间?四个半月!可前期准备工作时间相当漫长,可以说是从我懂事起,就酝酿着想写这本书。提笔前我踏着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足迹四处奔走,看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历史就像在我的面前复活了。我在稿纸前常常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窗外正是三伏盛夏,书中却是数九严冬,我不寒而栗……我为书中主人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痛哭一场。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离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心绞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我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吞药。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写作让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怕死,因为我早就死过好多次了。”“现在写作我仍然这么投入,我不能像别的作家一样,写完一段,站起来对别人说,好了,我们先吃饭吧,我根本从书中出不来。写作的痛苦如蚯蚓爬过沙滩一样,留下的痕迹只有自己看得见。” 在香港收集素材 “说这些好像有自夸的嫌疑。当时在图书馆翻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数千万字,看到有价值的东西我会兴奋得发抖,赶紧复印四份,其中一份寄给远在北京的丈夫,由他保留着,为什么?我怕万一飞机失事我死了不就白找了吗?” “我还实地踏勘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探寻尚存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往往是每天早上八点半起来,带着地图或坐公交车或步行,走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荒山野岭。当时每天早出晚归,往往回到住处后整理资料到半夜,把电视调到央视4台,不管里面说什么呢,我都会感觉自己离家那么近。” 关于爱情 “爱情不是口头上的东西,在我现在看来,青年人的爱往往是性爱,中年人是情爱,到了晚年才是爱情。相爱的人应该以命相许、以命相托。在我的生命中我无法想像没有我先生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探讨过,如果不能一起走,我希望我先离开世界,由他来料理后事;如果他先走了,我很快会随他而去,因为没有他,我的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评价自己 “我觉得我现在是个“堕落”的人。以前从事报告文学的写作时,为了将一个受害人的真相公之于众,我能一口气奔走于37个县,顶着巨大的压力到村子里面找农民谈话,真是为民请命啊。哀莫大于心不死,我非常关心国家命运,老想把作家与政治家合一,我真心希望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