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通过这个方式将电影当作一个科目来学习,可行吗?对于本身就已经具备一定艺术感知能力的观众来说,是梳理和补充知识的绝佳途径。 作为一个谦卑的撰稿者,秉持着万分负责的态度,我不曾做出信口雌黄的事儿,并且不齿于用臆想去对某一个与电影有关的特定主题长篇大论。但凡下笔,在此之前总要读许多书籍、期刊和文章,来确保思路与资料的正确性。 不止是“迷影”风潮席卷的这几年,在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艺术类书籍长期有之。只不过因为购买力和市场的扩大,更多的人也开始着眼于:如何用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与电影相关的知识?那么,研究电影的相关出版物,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远的不说,2001年的时候,在北京学电影的大学生想要在书店里买到几本专业书籍,几乎比登天还难,但近几年,一大批从国外翻译过来的电影类作品风暴般面试,艺术院校学生前所未有地兴奋,还有很多非专业读者购买,毕竟:电影实在是太迷人了。 没书的时候痛苦,但一下子出来那么多书,也痛苦……怎么挑选最棒的作品呢?毕竟还是有很多浑水摸鱼坑读者的啊。 身在北京,最常用的购书方式,除了苦等库布里克日常上新,也只有在淘宝上货比三家……这里并不是比较价格,更关键是害怕买到盗版书!当然如果本地出版社能有效地推出选题有趣、实用的图书,也是多多益善了。 △库布里克书店 以下是个人向的书单选择,仅供参考,拒绝ky精和杠精。如果你自认为有更好的推荐,欢迎留言。 前面部分是:想买却难买到的;后面部分是为大家精选肯定能买到的。 这些书想买却很难买 《表演中国:女明星表演文化视觉政治,1910-1945》 周慧玲 著 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这本书最先吸引眼球的,可能是它的封面,一位“新女性”正在涂抹脂粉。周慧玲的这本《表演中国》,正是聚焦中国早期电影的女明星表演文化。从自我了结生命的艾霞和阮玲玉,到左翼阵营重要分子陈波儿,此书探讨了中国女演员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如何透过表演与现代文化协同、共处。 《贝托路齐如是说》 Donald Ranvaud, Znzo Ungari 著;顾明修 译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贝托路齐”,其实就是台译的“贝托鲁奇”。想了解这位刚刚在北影节与中国观众做过远程连线的意大利名导,在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这本书是很好的参照物。就连当年方才拍罢《天地英雄》的姜文,都曾在新浪娱乐的采访中,自行cue本书: “其实,我每拍一部电影都是为了让自己放松。像鲁迅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贝托鲁奇如是说》里也讲,拍什么东西是为了忘记它。” 《第三世界电影与西方》 Roy Armes 著;廖金凤、陈儒修 译 国家电影资料馆,1997 第三世界电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隽永课题,指的是所谓“第三世界”制作的民族电影,同时包含商业电影。尤其对于那些曾遭受殖民的国家或地区,如何发展出有别于西方电影的形态,并在电影史中重新定位自己,是一个痛并有意思的话题。 而Roy Armes这个名字,对与阿拉伯文化或中东地区有关的电影略有涉猎的人,应该有所耳闻。 《影印本》 迈克 著 城市制作公司,1993 若你熟悉香港城中爱写专栏散文者,大概无法忽略这三位名人:董桥、陶杰,还有这里提到的迈克。 印象中的迈克,很毒舌,但也十分博识。他早年间的散文集都是走独立发行的路子,包含这本名叫《影印本》的影评集,不仅装帧十分别出心裁,还不爱弄目录,故作神秘。而且最令人绝望的是,在香港坊间都难寻其踪影,有市无价。 真的买不到,我都买不到! 《我的生平和我的影片》 让·雷诺阿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让·雷诺阿出版的唯一一本自传,弥足珍贵,而且据闻书中有大量平实近人的醒世恒言,比如什么“低下的情趣往往是最伟大的艺术家的灵感之源。”然而奈何中译本自1986年以来,一直没有再版。 推荐一些你能买到的....... 《雷·哈里豪森的电影奇想剪贴簿: 六十五年影艺生涯中模型、绘画作品与回忆》 雷·哈里豪森、托尼·道尔顿 著;徐辰 译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创造出无数经典如《辛巴达七航妖岛》、《最先登上月球的人》、《诸神之战》的雷·哈利豪森,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的崇拜对象。 哈利豪森不是定格动画的创始人,但确实是名气最响亮的一位。他被尊称为“科幻电影鼻祖”,是第一位利用定格动画技术拍摄电影的制片人,可见其对现代电影动画技术的影响非常深远。 这本名字神长的书,对哈里豪森曾参与的电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梳理和补全,展示幕后创作的许多珍贵历史资料,是了解整个行业运作的良好切入点。况且,还很养眼! 《电影是什么?》 安德烈·巴赞 著;崔君衍 译 商务印书馆,2017 但凡学习电影的人,怎么着都会与巴赞的理论在某个层面上产生(过)联系。 作为大名鼎鼎的《电影手册》创始人之一,在1940年代,巴赞写出了一系列高质影评,后来集结成册,就是《电影是什么?》在这里,他不再封闭地谈论“什么是电影”,而是抛出开放性设问——电影是什么?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啊,完全看不懂巴赞到底在说什么”,可是有一种电影书籍,你必须啃下它,然后回头去看电影本身,会自然产生新的视角。即便这套书被部分后辈diss过时,但却是滋养电影观的一个基础原点。 《诗人导演费穆》 黄爱玲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费穆导演,说他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之一,并不为过。这与其身上深烙的诗性气质毫不相左,反而相得益彰——“诗人导演”,是人们给他的美誉。 年初离世的黄爱玲小姐,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则为了纪念费穆之女费明仪。这么一来,可见此中渊源之深。《诗人导演费穆》最早出版于1998年,通过大量评论、回忆录、表格等元素,对费穆作品做了一次全面的鉴赏与研究。 如果你对早期电影有兴趣,更不能错过书中费明仪、黎莉莉、李天济等人对费穆的忆述,非常珍贵。 下一页更精彩:书单 | 就爱看电影?读书学看电影?你很有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