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桂》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一首干谒诗,源自《全唐诗》。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桂花是荣誉的象征,诗人希望通过通过这首诗来告诫官僚子弟不要“走后门”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来收获荣誉。
1、李白咏桂古诗带拼音版yǒng guì 咏桂 táng dài:lǐ bái 唐代:李白 shì rén zhòng táo lǐ , jiē zài jīn zhāng mén 。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pān zhé zhēng jié jìng , jí cǐ chūn fēng xuān 。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yī zhāo tiān shuāng xià , róng yào nán jiǔ cún 。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ān zhī nán shān guì , lǜ yè chuí fāng gēn 。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qīng yīn yì kě tuō , hé xī shù jūn yuán 。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2、李白咏桂古诗翻译译文 世人皆爱种植桃李,都是在权贵世家的庭院里。 都想找门路找捷径,好趁春风得意。 像桃李花那样的,很难长久保持艳色荣华。 他们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 在桂花树下乘凉,凉爽又芳香,何不把桂花种植在你的庭院? 注释 金张门:指权贵世家。 及此:这样。
3、李白咏桂古诗赏析简析 这是一首咏桂诗,同时也是一首干谒诗。“干谒”即为谋求禄位而请见当权的人。唐朝时,干谒的风气盛行,士人们在考试前多结交名公贵人,向他们提供诗文以自荐。李白青年时受到当时干谒风气的影响,一直到晚年的安史之乱至流放夜郎期间,以至于终其一生都在忙于干谒。这首诗的背景不可得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趋势媚俗之人的蔑视,表达了坚持高洁品格的信念,以及渴望得到知遇赏识的迫切愿望。 诗的前几句描写的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流露出作者对此不屑一顾的态度。“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两句歌咏的是南山桂,以南山之桂与上文“金张门”之桃李形成鲜明的对比。南山中的桂树,“绿叶垂芳根”,意味着诗人有满腹才华却不被人赏识。南山之桂,常年绿叶垂阴,不仅给人带来清凉,还为人间播撒芬芳。“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两句点明干谒之旨,以桂树植入“君园”之请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君”之赏识的愿望。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桃李和桂花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和结局,借以映射显赫一时的朝中权贵一旦失宠,荣耀就难以保存,而像山野桂树一样的李白本人,却能悠然自得于田园,其格调高下也由此可见。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