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才能随遇而安。第十三代生根活佛仁孜尼马真诚开示:解读烦恼之源、快乐之本,告诉人们处世之法、养生之道。 好书推荐网书讯:近日,仁孜尼马新书《心安,才能随遇而安》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仁孜尼马,第十三代生根活佛。1967年,出生于四川新龙县。38岁到北京大学宗教哲学系学习。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对生命哲学有了深切的感悟。他是一位引导人们走出人生困境、领悟生命之美的导师。近年来,他不停地奔走各地,讲演弘法,解答当下人们面临的困惑和谜题。为了让更多人领悟佛法精髓,在弘法之余,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了大量具有深刻人生哲理的美文。著有《幸福在何处》等。 编辑推荐
1.作者生根活佛以特别的善根智慧和慈悲肩负着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重任。在本书中,解读烦恼之源、快乐之本,告诉人们处世之法、养生之道,乃至命运、家庭、爱情等诸多方面。2.第十三代生根活佛真诚开示,告诉你快乐的真谛:生活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一颗感悟快乐的心。 内容提要心安,才能随遇而安。修心养性就是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使心灵得到净化、纯洁。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不仅包含为人处世的智慧,还包含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章节试读现代人普遍重视养生、保健,而且到处都是宣传健身养心的方法,世界各地都有养生讲座中心。而许多人认为养生就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这实在是一种浅薄之见。心理学认为养生有四种性质:物质性、动物性、人性和灵性。健身只能作用于人的物质及动物层面,对人性及灵性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健康可分为三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灵性健康,他们提出“全人心理学”概念,认为人就是具有身、心、灵整合的“大健康”的人。并且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只注重某一方面,往往效果不佳。并且有时其他两方面不发展,光锻炼身体甚至会引起肌肉拉伤,或者伤害到他人。另一方面,心情好了,生活过得有意义,人有时不锻炼身体也无妨,人逢喜事精神爽嘛。长期压抑紧张本身会引发各种身心疾病。藏医也提出养生必须三层兼顾:健身、养心、培灵。从大乘佛法象雄耳传法门使人健康可分为三种,即身体健康、语言健康、心灵健康。这是很好的健身养心方法。身体健康顾名思义,指的是健身方面,在耳传里讲七支坐、扎龙与拙火定等,讲修持健身方面,特别是扎龙与拙火叫做幻轮,就是扎龙拳法,是风脉瑜伽之修法,是健身养心的根基,也是获得金刚不坏之身的基础,《菩提心九密篇之认证束缚法简介》云:“调整身体姿势,以毗卢七法为修行法,获金刚不坏之身。”耳传书将人身比喻成机器,机器不运用的话,自然会生锈,人身也一样,不运动的话,容易得疾病,身体运动才能健康长寿。修炼扎龙乃至风脉瑜伽的难度很大,里面有四十多种扎龙拳法。那些拳法都是密乘的手印和动作,都是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比如“迈开你的腿,伸出你的手”这可谓打手印和扎龙拳法的基层,也是健身的基础。对于佛法误解的人说:“佛家养心,道家养身。”实际上佛教也讲养身,《耳传经》云:“身体便是一切的基础。”另外世尊在传教佛法时候,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而且佛法戒律里身体的戒,譬如,走路如同天鹅行动一般稳步行走等,是健身乃至保护身体的方法。健康身体必须要保护好身体,身体力行要正常,体魄要清洁,才能身强力壮。不爱运动本身就是在生病,有时我们只需身体行动,对应之病便可以不治而愈。长期患慢性疾病的人,心理必然不好。从某种道理来讲是,健康的心理应该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有时身体变好了,疾病治愈了,一个人的心理性格也会大为改观。这就是身体对养生的巨大基础作用。 专业点评《心安,才能随遇而安》作者生根活佛以特别的善根智慧和慈悲肩负着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重任。在本书中,解读烦恼之源、快乐之本,告诉人们处世之法、养生之道,乃至命运、家庭、爱情等诸多方面。第十三代生根活佛真诚开示,告诉你快乐的真谛:生活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一颗感悟快乐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