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好书专题 追风筝的人 查看内容

青年好声音丨《追风筝的人》书评

2015-8-7 19:29| 发布者: mghouai| 查看: 2494| 评论: 0

摘要: 青年好声音丨《追风筝的人》书评一次偶然,翻开了这本书,阅读《追风筝的人》,如同于春日的午后,做了一个恬淡而回味无穷的梦。就如同一羽微风拂动的羽毛,缓缓地轻触掌心。《追风筝的人》是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 ...

青年好声音丨《追风筝的人》书评

一次偶然,翻开了这本书,阅读《追风筝的人》,如同于春日的午后,做了一个恬淡而回味无穷的梦。就如同一羽微风拂动的羽毛,缓缓地轻触掌心。《追风筝的人》是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这是一部缠绕着背叛与救赎的小说,以阿富汗近代悲剧为骨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阿米尔是位如同他母亲般好学的富家小少爷,他有位在当地颇受人民尊敬爱戴、勇武刚直的父亲。另一位主人公天生就是兔唇的哈桑是陪伴阿米尔一起长大的仆人,他忠诚善良,他认为他与阿米尔少爷的友谊是他这辈子的财富,对阿米尔充满感激。小说里,阿米尔和哈桑经历了愉快的童年,他们一起爬山、一起看夕阳和电影......

看到这,我觉得阿米尔和哈桑情同手足,但是阿米尔的父亲对哈桑是不同的,这对年少丧母渴望父爱的阿米尔来讲,父亲对哈桑有意无意的夸奖和充满笑意的眼神以及在哈桑生日送他特别的礼物,让阿米尔心生妒忌。在父子情穷途末路之时,风筝比赛成了阿米尔的救命稻草。阿米尔坚信,只要他赢了,一定会赢会父亲的疼爱。天生身手矫健的哈桑是追风筝的高手,为了帮助阿米尔获得胜利他不顾一切、全力以赴。“为你,千千万万遍”忠贞的哈桑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却在途中惨遭阿塞夫同伙残酷无情的奸辱。懦弱的阿米尔虽然亲眼目睹了这不堪的一幕,实际上他可以出去进行阻止的,但他没有,独自一人回家,并且选择了沉默,希望牺牲哈桑来换取父亲的疼爱。然后,因害怕面对哈桑父子,以至于后来将手表和钱藏在哈桑的枕头底下,诬陷他们,面对质问,哈桑坦然的承认了,被赶出了家门。读到这我感到非常愤怒,以至于读完整本小说后并不愿用情同手足来形容他俩,只觉着兔唇哈桑确实是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但阿米尔却用前半生逃跑了。透不过气的难过,整本小说都让我感到压抑。

作为整部小说的主人公哈桑,哈桑无疑是个充满着悲剧性的人物。哈桑的母亲在他降临人世尚未满七日,就将天生兔唇的他抛弃,留下哈桑一人孤零零的生活。当阿米尔看到哈桑被人强暴时,反而遭到诬陷,哈桑也并没有怨恨阿米尔,还是一如既往的忠诚于阿米尔。小说中的哈桑永远都是为别人着想的,甚至不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事,他是如此善良和忠诚。其实,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看到这里我愈发强烈的想知道长大后的他是个什么样子,他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创建一个家庭拥有自己的孩子吗?长大后的哈桑和阿米尔是个怎样的呢?他们有没有见面,那又是个怎样的状况呢?他俩的风筝到底会飞向何方?我接着看了下去。

直到国运坎坷,俄国入侵阿富汗之际阿米尔和父亲一路逃往美国。没有了曾经的富足生活,但父子俩的感情却越来越好了。阿米尔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在美国取得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还靠着独立性赢得了自由的婚姻。就如同风筝在别样的蓝天下获得了扶摇而上的风力,阿米尔逐渐成熟了。

很多年后,父亲去世了,内心身怀愧疚的阿米尔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再三思量,阿米尔循着逐渐善良的天性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痛苦的赎罪之路,回到了“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的阿富汗。哈桑的一封信,叙述了他走后的生活,他心中仍一直爱着阿米尔,愿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我很震惊,哈桑竟善良如此,面对背叛了他的阿米尔,我哽咽了,心中酸涩不已。然而忠诚的哈桑却死在了塔利班的枪下,唯一的儿子索拉博也落入了儿时的宿敌阿塞夫的手中......

一次救赎再次开始了,为了救哈桑的儿子,阿米尔与阿塞夫进行搏斗,被阿塞夫的拳头狠揍,他并没有对阿塞夫产生恨意,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解脱,也没有感觉到疼痛,出现从未有过的放松感。满身是伤的阿米尔带回了索拉博,躺在病床上的阿米尔在被别人询问到他和那个塔利班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时,阿米尔说“这都是我们罪有应得”。为了把索拉博带回美国,阿米尔四处奔波却也无法立刻带走他。可怜的索拉博说自己像个酸苹果,可以等待,却永远不同意回到孤儿院,他害怕那个地方,害怕到自己能割开自己的手腕。回到美国,此时此刻的索拉博因精神上得伤害不再微笑了。故事的最后,阿米尔要为索拉博追风筝就像哈桑为他追风筝时,那沉默不语的笑让我感到悲伤,却也像阿米尔一般如释重负。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然后错过,最后再用一生来挽回。

风筝在高空中无可把握,就如同哈桑的人生一般,他是如此的脆弱,但却忠诚勇敢。哈桑,这个被父亲隐瞒了身份的儿子恰恰完美地继承着父亲的勇敢品质。阿米尔第一次的风筝让他背叛了哈桑,十二岁的阿米尔生性懦弱,当他敏感的意识到父亲的冷落、同龄人的强壮和他人的肆意凌辱等种种压力时,最后留在天空的那只风筝成了他能成为父亲眼中一个真正的勇敢者的标志。这便是阿米尔的童年,记忆的童年里有着辛酸。悲凉以及沉痛。第二次的风筝却救赎了自己,阿米尔救下了哈桑的儿子,路程固然危机四伏,但至少是一只放飞在希望天空的寄托思念和忏悔的风筝。

“For you,a thousand time over”这是哈桑对阿米尔的承诺,耀眼的承诺,纠缠了阿米尔大半生的承诺。可曾想,又有几个人能说出如此承诺,并誓死捍卫呢?每当回想到这句话,我就会心感悲伤,由于身份和地位,由于那可笑的血统,让两个单纯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命运。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哈桑和阿米尔都让我感到痛心,为阿米尔的之前的懦弱和之后的义无反顾感到痛心,为哈桑的忠诚善良却又被现实的残酷所迫害感到心痛。《追风筝的人》透过细致的笔调,在缓缓道出的回忆中,刻画出一个丰富饱满的风筝意象,围绕着“风筝”,童年时代的天真无邪和骇人听闻的悲剧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强烈反差。追风筝是阿富汗民族勇敢的表现,但无情的风筝线是考验人性的一把尖刀,割破了人的肌肤更解剖人的良心、割断人们之间脆弱的情谊,给人们留下的是生命里难以弥补的伤痕。当去追风筝的时候,那就是在追逐理想和赎罪的过程,看着在高空中的风筝,经历了挣扎和苦难却又如此自由。

这是一部美丽的小说,但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丝丝入扣却又荡气回肠。文中还有很多种族间的摩擦,我不了解异国文化,但这本书却生动的描绘了四十年前的阿富汗,以及塔利班的残忍。这时,我很庆幸我出生在当今社会,身为人子,我感谢父母从小以善良正直的品质教育我,虽然也有胆怯懦弱但也在生活中获得勇气。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我们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间是不会回头的,只有自己尽力的弥补,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自我救赎呢?无论经历的事是喜是悲,无论遇见的人是好是坏,他们也总能教会我们一些事理,然后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走向未来的道路有跟多条,无论是哪条,都要坚持去追逐属于自己的风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给您推荐好书!
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①群:364361697 书友群(已满)
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②群:482058681 推荐书:书友②群
关注: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欢迎进入本站书友互动板块一起交流!
微 信: 推荐书(tuijianshu-net),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推荐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追风筝的人英文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英文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英文读后感(一)   Several years ago,from joyo,I bough…[详细]

访谈:“追风筝的人”的译者,李 访谈:“追风筝的人”的译者,李继宏

访谈:“追风筝的人”的译者Bruce Humes,2008年5月13日,早9点透明的中国…[详细]

关于罪行的看法(追风筝的人节选 关于罪行的看法(追风筝的人节选)

关于罪行的看法(追风筝的人节选)我上五年级的时候,上伊斯兰课的毛拉【伊…[详细]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5-2-2 06:46 , Processed in 0.064640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