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理由 查看内容

林语堂《苏东坡传》简介推荐理由_苏东坡传读后感

2016-7-8 10:00|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19368| 评论: 0

摘要: 林语堂《苏东坡传》简介推荐理由_苏东坡传读后感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国学大师林语堂得意作品!林语堂《苏东坡传》编辑推荐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传达给我的不仅是他冠绝文坛的才华,更有他不管自己境遇如何 ...
林语堂《苏东坡传》简介推荐理由_苏东坡传读后感

林语堂《苏东坡传》简介推荐理由_苏东坡传读后感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国学大师林语堂得意作品!

林语堂《苏东坡传》编辑推荐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传达给我的不仅是他冠绝文坛的才华,更有他不管自己境遇如何都心怀天下的心,最让人振奋的是他豁达的人生观,给我无尽的正能量。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若问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中国历代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
★二十世纪中国传记文学之经典,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一部用诗词书画讲述坎坷仕途的经典传记
★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作品
★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

林语堂《苏东坡传》内容简介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林语堂《苏东坡传》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
  一代国学大师,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苏东坡传》书评: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王根宝(作者系上海吴淞中学副校长)
  
  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中国文学史的璀璨星河里,有一颗极其耀眼的星星——他,就是苏东坡。
  
  清人潘永因《宋稗类钞》载:“二苏(苏轼、苏辙兄弟)赴试,是时同召试者甚多。相国韩公偶与客言曰:‘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于是不试而去者十八九。”
  
  此是稗史,虽不足为信,但也并不为过。苏东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事实为证,那是时人和后人都钦敬有加的。据载,二十二岁的苏东坡在汴京应试,他的光彩夺目的才华深得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所激赏。欧公读了他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与梅圣俞》)他还预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未来的文坛将属于苏轼。
  
  他没有辜负欧老前辈的瞩望,后来,他果然成为继欧公之后的文坛巨擘。苏东坡的建树是多方面的,在中国文化史的长河里,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超群拔伦的“通才”

  散文,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文章四大家”之一;
  
  诗歌,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歌的新面貌;
  
  长短句,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书法,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绘画,他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
  
  钟情于姜白石、苏东坡长短句的陈廷焯在他的《白雨斋词话》中曾经说过:“白石仙品也;东坡神品也,亦仙品也。”从他的眼光来看,白石是“仙”,而苏东坡则亦“神”亦“仙”,可见他对苏东坡是青睐有加的。
  
  是的,上天有眼,它于战国时期造就了在长江上游举头“问天”的三闾大夫之后,到了大唐年间又造就了在长江下游“举杯邀明月”的青莲居士;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北宋时期,它心犹未甘,又在长江中游造就了“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并赠给了他无与伦比的卓绝的才华。难怪我们的东坡先生也曾经不无自负地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东坡年少时,就写过这样的诗句:“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世心。”“齐物”和“济世”,成了他后来在浮沉的宦海生涯中坚持勤政爱民的主旋律。他秉性刚正不阿,从不趋炎媚俗,坚持着自己“知民有难,不忍不言”的追求,始终以忠心劝谏,为民请命,发展生产,解除疾困,富国安民为己任。
  
  据《西湖人物》载:元祐四年七月,苏东坡怀着喜悦的心情,第二次来到杭州,可是刚遇上是年亢旱,饥疫蔓延,东坡看在眼里,不禁忧心如焚,立即采取各种赈济措施。他不顾个人安危,上表朝廷,请求豁免杭州向朝廷上缴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度僧牒百”,换成米粮以赈灾济民。孰料入秋之后,又逢连日大雨,钱塘江、西湖水涨,郊区一片汪洋,舟楫行于市井。东坡再次上表,请求朝廷豁免上缴供米的一半,并打开义仓,先后粜出食米四十万石。他又组织人员多方募捐,设立医疗机构,深入村镇街巷分片治病。由于措施得力,杭州百姓度过了两次大灾荒。为了变西湖水害为水利,在杭州治事时,他每天都去工地参加挖葑除泥筑堤劳动,与劳苦大众同甘共苦,激发起筑堤者的热情,很快就建成了苏堤。
  
  又据《西湖游览志》载,东坡在杭州做了两年知州,只带回几块石头。他在诗中说道:“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他因为关心民瘼,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
  
  --------------------------------------------------------------------------------
  
  自笑平生为口忙
  
  上天在赋予苏东坡卓绝才华的同时,也把无尽的坎坷、挫折、打击,作为一笔特殊的“礼物”抛给了他。可以说,才华横溢造就了名垂千古的苏东坡,但也造就了饱经磨难的苏东坡。
  
  毋庸讳言,才华横溢的人,由于口快笔锐,刚介不随,往往就与世俗格格不入——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人。宋朝的费衮《梁溪漫志》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为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有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东坡小妾)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笑。”
  
  “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腹有诗书”,难免恃才傲物;因为恃才傲物,所以心无旁碍;因为心无旁碍,自然口无遮拦。王安石推行新法,“不合时宜”的苏东坡持不同政见,力言其弊,认为“求治太急,所言太广,进人太锐”,投了反对票;司马光尽废旧法,“不合时宜”的苏东坡又认为应该“较量利害,权衡轻重”,政策的多变易于引起“吏缘为奸而贼民”的不良后果,为此唱起了反调。新旧两党中的小人忌恨他对朝野之事太过关心了,而且从不讳言,明确表态,因此忿忿,便投井下石,让苏东坡陷入了党争的漩涡。
  
  其实,苏东坡的“不合时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皇上的忠诚,对黎民的热爱。上无愧于朝廷,下无怍于百姓,基于这样的思想理念,所以他口快笔锐,刚介不随。
  
  他曾多次自诩为“狂士”,在《怀西湖寄晁美叔同》中他说:“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颍州初别子由》中他又说:“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他还写诗咏志说:“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0?2这,也许正是他时时处处自觉或不自觉地张扬自己个性的最好诠释。
  
  他的性格,在某些人看来,忒过张扬,忒过显露;这样,就使他的为官生涯充满了变数,也为他的人生旅途种下了荆棘。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合时宜”的本性,注定了苏东坡永远被悲愤骚扰的宿命。
  
  他做过官,而且为官生涯并不短暂,但他面对官场,绝对不如他在笔墨纸砚面前那样灵动活脱,得心应手,舒卷自如。他为文汪洋恣肆,他吟诗触处得趣,他填词翻空出奇……他因文字而驭风骑气,名满天下,但他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达官显贵们是容不得这样的人的;君不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你想上到山巅,我就非得把你按到谷底不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臣李定等人就先后四次上书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说这些诗文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
  
  根据“三人成虎”的定律,宋神宗果然龙颜大怒,立马下令御史台(乌台)审理。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皇甫遵奉命从汴京心急火燎地赶到湖州衙门,当场把时在湖州知州任上的苏东坡给抓起来了。据目击者说:“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
  
  在这次“乌台诗案”中,苏东坡被无辜关押了整整一百三十天。好在退了职的王安石不计在任时与苏东坡的龃龉,“宰相肚里能撑船”,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苏东坡才得以从轻发落,被贬往黄州了事。
  
  这只是苏东坡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而已。他的一生中遭受了太多的挫折——他由谷底攀上山巅,又从山巅跌入谷底,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尝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可以说,自他登上官场以后,其生命始终处于“流放”之中。在他的“生命曲线图”上,苏东坡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被掷入谷底,陷入了大起大落,迭遭磨难的怪圈。
  
  苏东坡遭受的最沉重的“连锁打击”可以从绍圣元年(1094)算起——
  
  这年四月,东坡落两职(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追一官(取消定州知州之任),以“左朝奉郎”(正六品上)名义知英州(今广东英德)。
  
  孰料诰命甫下,又降为“充左承议郎”(正六品下)。
  
  六月,东坡赴贬所当涂时,又被贬为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司马(属官)、惠州(今广东惠阳东)安置。
  
  东坡无奈,携幼子苏过等南下,途经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又被贬为宁远军(今湖南宁远)节度副使(地位比“司马”低的属官),仍然是惠州安置。是年十月,苏东坡才风尘仆仆地到达惠州。
  
  流年不顺,厄运牢牢地罩住了身心疲惫的东坡居士。到了绍圣四年(1097)四月,苏东坡再次被贬,贬为琼州(今海南琼山)别驾(知州的佐官)、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安置。这一年,他正好迈入“知命”的门槛。
  
  从绍圣元年四月起,苏东坡的政治境遇每况愈下,呈现了“大滑坡”的趋势,并且一落千丈,滑到谷底,再也没有“回升”的机会。
  
  屡屡碰壁的苏东坡,曾不止一次地自嘲说,“人生识字忧患始”?0?2,“平生文字为吾累”,“自笑平生为口忙”;他还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依然是大笔振迅,寄慨遥深。
  
  --------------------------------------------------------------------------------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古人评诗论文,常常喜欢一言以蔽之。《沧浪诗话》评苏、辛两位大词人,说稼轩词贵在一个“豪”字,而东坡词则贵在一个“旷”字,实在是鞭辟入里的。一个“旷”字,就不仅把东坡的词风揭示得淋漓尽致,也把他为人处世的个性剖析得入木三分。
  
  “旷”者,开朗也,空阔也;今人谓之“旷达”也,“豁达”也,亦即放任达观。
  
  旷达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东坡的心胸,就像浩瀚的大海,无垠的宇宙,既能包容丽日蓝天,又能包容狂风骤雨。至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任何时候,哪怕是在不可回避的大难浩劫面前,都能够很好地调适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始终处于以苦为乐、苦中作乐、自乐其乐的超然境界。
  
  他是儒家传统古训下训导出来的士子,因此他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又精通佛老哲学,所以他一向以哲学的思辩看待人生。博大精深的学问,使他常常能适时调整心态,换一种活法。自谪居黄州后,他便躬耕郡城东边的旧营地,并取名“东坡”,同时自号为“?0?2东坡先生”。这个自号意味着他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佛老思想成为他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处世哲学,这种处世哲学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旷达态度的背后,他始终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执著和追求。
  
  当他万里投荒,来到岭南的惠州以后,他说:“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他还说:“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中,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他作《纵笔》诗云:“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宰相章惇闻之,勃然大怒,说他还这样“安稳”,就再贬儋州。
  
  为什么章惇要把苏东坡贬往儋州呢?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章惇曾协助王安石编过《字说》,其中违反“六书”规律的所谓创新之论不乏穿凿附会之处,被苏轼嘲笑过。苏东坡字“子瞻”,他落难以后,为人刻薄的章惇便玩起了文字游戏,戏取“瞻”的偏旁,把他流放到了“儋州”。东坡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他的流放地就是“雷州”;而刘莘呢,自然就被贬往了“新州”。“龙游沟壑遭虾戏,风入牢笼被鸟欺。”才华横溢的苏大学士,就这样被章惇玩弄于股掌之上,受尽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凌辱。
  
  他的生命的最后的流放地是当时孤悬海外的“天涯海角”——海南岛。苏东坡在《与元老侄孙》中说,“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及泉、广海舶不至,药物鲊酱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在大多人眼里,这里绝对是蛮荒之地,生活之困窘,环境之艰苦,从苏东坡在给侄孙的信中可见大略。然而,苏东坡毕竟是苏东坡,他在饱受折磨、历尽沧桑以后,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这是一般人所万难企及的。他在岭南的时候,曾写过一首《渔家傲》,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贫病交加的时候把眼泪吞入愁肠,是身陷绝境的时候把笑容朝向人间。安处困厄,寄情山水以自娱;咳唾成章,托志幽物以自喻。是的,没有睿哲的思辩,没有对患难的藐视,没有超拔忧恐的气度,没有对人生、对美好的事物始终不渝的执著和追求,是不可能有此旷达的胸襟的。这种“旷”的胸襟,使他能保证能够自己的精神独立,藉此战胜了多舛的命运。
  
  无论何时何地,苏东坡都能用一颗永远天真烂漫的童心来看待人间。他极善于“找乐”,也极善于“造乐”,他为人处世一直保持着他特有的诙谐、幽默、机智和达观,有关他的许多轶事佳话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譬如,他在黄冈的时候,曾戏作《食猪肉》诗,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0?2自此,肥而不腻的“东坡肉”,成了许多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在海南岛,他把“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看作是“谪居三适”;尽管病老衰微,但他仍然豁达乐观,每日饮酒食芋,著述赋诗,从痛苦中超脱出来。
  
  在他的眼里,贬谪之地就是故乡,天涯海角也是胜地。在天气卑湿、地气蒸溽的海南岛,他在《在儋耳书》中做了至为旷达的想象,文中写道:“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四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是的,有了这样的胸襟,章惇等人又奈我何呢!
  
  浪迹天涯,万里为客,形影相吊,本是让人深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事,但是,清雅出尘的襟怀,飘然脱俗的气度,使我们的东坡先生始终能自得其乐、自乐其乐。他在《定风波》一词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这,就是他宠辱不惊、随缘自适的生活哲学。
  
  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苏东坡那样,“一蓑风雨任平生”,以旷达的胸襟来对待人间所有的“乘除”——“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倘能如斯,还有什么能够打败你呢!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一)

    上次挑灯夜读,还是上大学那会干的事。那时宿舍晚上11点断电,为了应付第二天的考试,熄灯后只得跑到楼道借着路灯临阵磨枪,天冷时还得背床厚厚的被子。时过经年,最近竟又为了一本《苏东坡传》心甘情愿地熬到深夜。

    平素读书机会甚少,更难得一本书读两次,唯独这本《苏东坡传》在几年前读过之后让我念念不忘,特意买来再次拜读。这本书何以如此吸引我?不外乎两个人的原因--主人公苏东坡和作者林语堂。

    苏东坡之天纵才情已不必多说,书中妙手着文章的例子比比皆是。苏诗不少见,但书中引用的诗文都结合了诗人的生活情景,每一句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借诗人之口自然吟咏而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来更觉鲜活可感。

    东坡先生生性豁达,喜好交游,常人也有机会和他举杯共饮,寻幽探胜,当他在月夜孤舟上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慨叹时,孰能不神往?这是和东坡先生同时代人的幸运,但他们也是不幸的,苏东坡所在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转衰的几十年,对黎民百姓来说这就意味着动荡和灾难。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苏东坡个人而言,急剧变革的时代和积极入世的他相互成就,但其坎坷的命运从一开始也就已经注定。数十年宦海浮沉,陷于流俗与通变之争,苏东坡历经颠沛流离,妻离子散,一度穷困到无炊米度日。作为元佑党人的精神领袖,他为民请命,忠言直谏,抗争不息,却未曾有丝毫妥协与退却。

    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成千古绝唱。

    面对多面的、立体的苏东坡,细数其功无疑是徒劳的,往往挂一而漏万--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天才可以感知却无法琢磨。读苏传,其实是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和心灵的伟人生活,即便诗人已作古,但他留给我们的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却如江风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回到题目,不得不提另外一个才子--林语堂。老实说,这本书和现下主流文学风格相去甚远,缺乏足以引爆眼球的元素,但它的吸引力恰恰来自于它的纯粹。诚如作者所言,他写这本书只是“以此为乐”,当然也是源于他对苏东坡的喜爱。

    在这样一种创作动机下,写出的作品自然格外隽永耐读。作者不是隔岸观火,读者就容易置身其中,着了迷的人好像和这本书订立了某种盟约,只要一翻开书就身不由己地紧随内容的铺陈或喜或悲,及至读到苏东坡去世一节,终于忍不住掩卷长叹。

    叹息未已,忍不住又翻开继续往下读,再翻页,书行此处戛然而止--读者肯定会嫌不过瘾--书也许可以续写,但人生没有续集,世上断不会再有第二个苏东坡式的人物了。不过,又何必拘泥于此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在千年前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答案。

    昨天一时兴起和友人夜访月湖,兴尽归来已是丑时。随心而至,寄情山水,自谓有东坡遗风而窃喜。及至翌日,信笔而书,千字乃止,是以为感。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1000字(二)

    回想我对苏轼的记忆,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接触他,中学时期更多的诗词,说起来人人会唱的《但愿人长久》……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代的着名书法家、画家。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初三那年一位讲作文的语文老师的讲述了吧。老师非常喜欢苏轼,仔细的讲述了苏轼的生平,讲到最后竟声泪俱下,让人动容,给我很深的印象。然而,以后想想也并没有什么实感。

    这次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颇有感触。为东坡潇洒之诗词所倾倒,为东坡人生之坎坷而叹息,为东坡不羁之情怀而钦佩,为东坡之真性情而感动。林语堂先生形容东坡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以为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所有这些都可以和东坡一生的轨迹吻合。在这所有中,我觉得真性情的乐天派最能形容东坡。他是那种心中有感触不得不吐之为快的人,因此后代有了无数的好诗词,也因此他自己一生都被小人诽谤,但也不知“悔改”情动嘴开,自己也说“我真是不可救药”;他是那种游离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的人,从年轻时的积极入世为官,到几经升迁贬职最后只想卸甲归田,他执行着佛教的思想在他所任职的一方为百姓造福也为自己修炼;他是那个一生都不缺乏声誉的人,既以此享过好处同时也牵累过不少人,然而却能毫无架子躺在菜田里同农人谈天说地纵使农人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是那个纵情于山水、美酒之人,纵情山水的同时也装点山水,这便有了苏堤,品酒之时也尝试酿酒,虽然只是在酿酒过程中把自己灌醉而已;他是那个可以忍受人生巨大起伏的人,坎坷的道路上我没有看到泪水,看到的是坦然、淡然和心平气和的喜悦,每到一处地方,他都与自然融合与当地的百姓融合;他是那个翛然落拓的浪漫主义者,在深夜扁舟,在承天寺夜游,在月下饮酒赋诗;他是那个深得几代皇后喜爱的诗人,让我对这几位女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个胸怀宽广如海的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予生”。

    这些所有的零零碎碎的感触,其实都能是一个真性情的表现吧--只有最纯真、最率性、最真实的人才能如此的可爱、如此的潇洒、如此的热爱生活、如此的另人感动。从东坡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一种爱、喜悦、快乐、平和的力量,从他的诗中,从他的经历中散发出来。我彷佛可以看到他举着酒杯漫步在月下、拿着锄头快乐的耕耘并自比陶潜。在人的一生中,总要有几个精神偶像的,苏东坡就应该是其中一个。在面对人生的坎坷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态度很重要,是笑对苦难呢?还是一蹶不振?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圈住了自己的心,慢慢得使自己不能放开,不能释怀,不能真真实实的去感受生活。不要怕苦难,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赋予我们的是什么,才能真正用心去珍惜!从今天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予生”。

林语堂《苏东坡传》经典语录

   1.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2.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3.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4.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5.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6.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7.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8. 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男女交欢之称。

  9.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10. 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11. 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的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

  12.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13.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14. 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

  15. 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16. 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17. 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

  18. 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晴天也好,在与众也好。

  19.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

  20. 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21. 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

  22. 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

  23.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24. 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25.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26. 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于娟《此生未完成》教会你如何去 于娟《此生未完成》教会你如何去热爱生命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详细]

《最后的礼物》教你别太在意别人 《最后的礼物》教你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种困扰——明明想活得洒脱自由,却忍不住在意别人的眼光…[详细]

《追风筝的人》简介推荐理由 《追风筝的人》简介推荐理由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详细]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1-8 22:25 , Processed in 0.1126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