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理由 查看内容

柴静的《看见》简介推荐理由_柴静看见读后感

2016-9-7 10:06|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21779| 评论: 0

摘要: 柴静的《看见》简介推荐理由_柴静看见读后感《看见》是201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记,作者是柴静。该书讲述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 ...

柴静的《看见》简介推荐理由_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简介推荐理由_柴静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201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记,作者是柴静。
该书讲述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柴静的《看见》推荐理由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柴静的《看见》内容推荐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柴静

柴静的《看见》作者简介

柴静,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
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曾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柴静,从当初大学的会计专业摇身一变成为央视的当家女花旦,可谓是励志典范。而其外冷内热,直斥时弊的人文风格更是让她获封“公知女神”称号,成为文青们仰望的神坛人物。可以说,央视造就了柴静,也造就了“灰姑娘也可以有春天”的神话。
被誉为“当代林徽因”的央视主持人柴静可以说是无数文艺青年心目中的灯塔,她冷静而带有煽情性的访谈为她赢得了不少铁杆粉丝。然而在继“砍柴风波”“美国生女事件”后,柴静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主持的央视节目《看见》更是早2013年7月份就已经停播,这一度让柴静出走央视的传闻甚嚣尘上。
2014年10月13日。曾经和柴静共事过的央视前主持人邱启明在微博承认“柴静确实于13年底就辞去了央视职务”。

柴静的《看见》创作背景

《看见》的写作动机,很自然也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离开”。第一个是2000年引她入央视的“导师”、《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陈虻去世,第二个是2009年突然调离《新闻调查》。两件事,都是柴静无法预期的,让她感觉到生死万物的无常。她说:“人其实是背对着死亡,一天天倒退地活着。人都有一死,但内心需要一种东西活着,而用文字记录,就是唤醒这种内心的过程。”有人曾提议书名叫《我看见》,但柴静觉得“我”字刻意,去掉直接叫《看见》更自然,随后才发现跟自己的节目名字一样。

柴静的《看见》作品鉴赏

看完这本书,可以看出,柴静没有刻意选取她这些年记者生涯的重大事件,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是非对错,事件真假,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思考和历练。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柴静对自己前半段人生和事业的小总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一个刚正、不愿屈服,不愿低头的柴静,便是一个伟大的中国记者形象。

柴静的《看见》业内争论

柴静在《看见》中写的一些关于采访的观点,引发了业内一些争论,例如闾丘露薇[3]  就在博客中针对柴静的一些特点加以评论,以暗讽方式将柴静的采访表情总结为“蹲、抱、皱眉”,称“电视记者表情应中性”;对柴静“采访是一场抵达”的理念评论“一个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对柴静“关心新闻中的人”的采访态度评论为“关注人安全讨巧”。对此先是宁财神挺身而出替柴静说话,后来音乐人周云蓬也忍不住微博宣称“大声支持柴静”,“嘲讽她是林徽因者,不知林是个美好的女子。盼望闾丘露薇来大陆电视台工作,实现她公正客观中性的新闻理想。”
围绕《看见》一书销量破百万所引发还远不止这些,但柴静对此表现出的冷静令广大读者钦佩。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

  花了两个工作日,将柴静的新书柴静看见通读完。写下这篇看见读后感,正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没有刻意性的选择标志性事件,只选择了在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仅此而已。正是因为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记者,这位主持人,因为她的一份简单。舍友说她对柴静没有感觉,她喜欢杨澜,之前读过杨澜的一问一世界,整个书中给我的感觉是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氛围,很是歆羡。可是它距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我不会同时辗转于六门语言之中,我没有那么好的家庭背景,她的一切与我很是不同。在看见中,我看见了柴静,看见了我自己。她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别人看来或许会有些孤傲,其实,我和她一样,我们只是将独立看得很重要,不喜欢依赖,喜欢背起包就走的洒脱与豪迈。性格上的另外的一些地方,说不清楚确切的点在哪里,反正我是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说,柴静看见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并没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陈述让我感到别扭,也曾经闪过一丝放弃阅读的念头,不过庆幸的是我读完了,感受颇丰。柴静的主要工作是采访,这就要求她必须去接触一些具体的人物,具体而细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琐碎,或热门,或悲痛,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来形容汶川地震。柴静的每一次采访,每一个报道,即使她是简单记录,字里行间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她天生对细微事物有着的深刻体会,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这时候,心理想:如果一个人把生活中的种种细节都体味的如此之深,那她的生活岂不是很累,很矫情?自己也曾经想,如果没心没肺地过每一天,开开心心,那活着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书中,经常会引用胡适的一些名句,这折射出柴静对胡适的认可和赞同,我也是极敬佩胡适的,所以我们都是平常人眼中的愤青,政客口中的激进分子,我们讨厌屈服,但起码,这证明了我们的心还是热的,它依旧在跳动,为这个世界的美好事物。

  下面是一些我很有感觉的句子之摘抄:

  1.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办法真实的认识事物了。

  这是陈虹对柴静说的,仿佛也是对我说的。我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很冷漠,是一个经济学上所讲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他们不了解,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蓝,它喜欢阳光,喜欢温暖,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太冷漠的人我会远离,因为内心承受不了冰冷的东西。

  2.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和做了坏事的人。这句话理解起来很简单,它告诉我们如何全面地看待一个问题,如何在没有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避免对他的评价。

  3.越是聪明人,越要下笨功夫它告诉我们即使聪明,依旧要勤奋。

  4.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它本身蕴含的感情我领悟到了,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解释

  5.人的一生,有的是将来,永远有下一拨人,下一个地方,不一样的生活我现在还是很念旧,恐怕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了,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那些青春年华,那些灿烂的回忆,尽管模模糊糊地在脑子里游荡,可是就在存在,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但它会影响我向前迈进的步伐,因为我会回头张望,脚步沉沉地,迈不出去。不过,总有一天,我会忘记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个日子应该快了吧

  6.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不解释,他的话!

柴静的《看见》经典语录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
    什么是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就是不往地上砸瓶子。
    你生活得太塑料了,不真实。
    别当了主持人了,就不是人了。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吗?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人在关口上,常是一些看上去荒唐的事起作用。
    你可小心,别变成最初你反对的人。
    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 才会忘记自己。
    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回忆太痛苦,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人的告慰。
    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人在那种苦快意的痛苦里毛发直竖,电子乐里失真的人声像在金属上凶狠的刮刺,绳索突然全都绷断了,我睁开眼,像一只重获自由的小兽,久久的凝视着这个新的世界。
    我们都痛恨用马赛克压在人脸上的丑陋和不尊重。
    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
    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听别人说话的人。
    “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今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天你就会失去更多的权利。
    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决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于娟《此生未完成》教会你如何去 于娟《此生未完成》教会你如何去热爱生命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详细]

《最后的礼物》教你别太在意别人 《最后的礼物》教你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种困扰——明明想活得洒脱自由,却忍不住在意别人的眼光…[详细]

《追风筝的人》简介推荐理由 《追风筝的人》简介推荐理由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详细]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5-1-23 02:21 , Processed in 0.0593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