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名人简介 查看内容

钱钟书简介故居_钱钟书和杨绛_钱钟书作品围城、经典语录

2017-1-12 14:56|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7729| 评论: 0

摘要: 钱钟书简介故居_钱钟书和杨绛_钱钟书作品围城、经典语录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 ...
钱钟书简介故居_钱钟书和杨绛_钱钟书作品围城、经典语录

钱钟书简介故居_钱钟书和杨绛_钱钟书作品围城、经典语录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 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概况

钱钟书,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他从小就聪明过人,但他的天赋主要表现在文学上。

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钱钟书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

晚年的钱钟书闭门谢客,淡泊名利,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称道。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

钱钟书简介资料

钱钟书简介故居_钱钟书和杨绛_钱钟书作品围城、经典语录
中文名:钱钟书
别    名:钱仰先,字哲良、默存,号槐聚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县
出生日期:1910年10月20日(公历11月21日)[8] 
逝世日期:1998年12月19日
职    业: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
代表作品:《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
配    偶:杨绛(1935年结婚)
研究领域:中华文化、英国文化
异    名:中书君
字    号:字默存,号槐聚

钱钟书生平

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

1923年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大量阅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

1925年返家度暑假,乃得知《古文辞类》、《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大型选本,从此开始系统阅读,是一生治学之始。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在大学期间,建立了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观念,知识结构正式形成。因出众的才华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特殊的学生。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3—1935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

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文学士(B.litt)学位从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B.Litt)学位。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

1939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1939—1941年完成《谈艺录》最初部分,约相当于《谈艺录》初稿的一半。完成《围城》的布局、构思。有《中书君近诗》一册。有论文《中国诗和中国画》。此文后来收入了《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旧文四篇》和《七缀集》。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是“开明文学新刊”之一。

1944—1946年写作《围城》。其当时被困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 、小说 《围城》 、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回到清华大学任教。

1949—1953年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

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绛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

1972年3月回到北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1979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美国访问。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等,大受欢迎。《管锥编》1—4册由中华书局出版。《旧文四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收有《中国诗和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林纾的翻译》等4篇文章。《宋诗选注》重印。

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1983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身分主持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并致开幕词。《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被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

1990年12月,电视连续剧《围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得普遍好评。

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钱钟书作品

1937年《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

1941年《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出版)

1945年《猫》 ( 《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出版)

1947年《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出版)

1948年《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初版)

1958年《宋诗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出版)

1978年《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年《旧文四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初版)

1980年《诗可以怨》 (《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年《管锥编》  《管锥编增订》 (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年《也是集》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出版);《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9月第1版)

1985年《七缀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出版)

1988年《模糊的铜镜》 ( 《随笔》1988年第5期)

1995年《槐聚诗存》 (三联书店3月出版)

1996年《石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出版)

钱钟书著作解析

钱钟书作品《管锥编》

《管锥编》是钱钟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一部不可多得、必然传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三联书店版4册(中华书局版5册)近130万字,是他研读《周易正义》、 《毛诗正义》 、 《左传正义》 、 《史记会注考证》 、 《老子王弼注》 、 《列子张湛注》 、《焦氏易林》、 《楚辞洪兴祖补注》 、 《太平广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

此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此书未刊部分尚有考论《礼记》 、 《庄子》 、《全唐文》 、 《杜少陵诗集》 、 《玉溪生诗注》 、《昌黎集》 、《简斋集》等十种书的札记。显而易见,这部高品位的著作是钱先生数十年心血的结晶。

本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尽管出版者中华书局起初并没有为该书申报“国家图书奖”,然而,博学的评委们还是公正地将其列入了首届获奖名单。

钱钟书作品《谈艺录》

《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全书45万字,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

本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举凡作者之心思才力、作品之沿革因创、批评之流敝起衰等等,都包容其中。各节论述具体入微,多所创见,行文则或兼综、或条贯,或评点、或专论,长短自如,不拘一格。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论着500余种,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等。

本书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读书。

钱钟书作品《七缀集》

《七缀集》是文艺论集。本书基本上是《旧文四篇》和《也是集》的合编。收入本书的是七篇被钱先生戏称为“半中不西、半洋不古的研究文章”。此书当与《管锥编》参互而读。集中每篇文章就是《管锥编》中某一节之铺张扬厉、充类至尽;《管锥编》中每节札记则如本书各篇之缩略提纲。

钱钟书作品《围城》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本书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听人说到“围城”,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围城”所描绘的,乃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从自以为天佑神助开始,而从意识到造化弄人结束。《围城》中时起时伏,处处申说的,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经常是事将成矣而毁即随之,浪抛心力而已。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钱钟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钱钟书作品《人.兽.鬼》

《人.兽.鬼》是钱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共收作品四篇。其中, 《上帝的梦》描写了人的孤独和人际关系的疏离;《猫》讽刺了一群无聊的知识分子,可以看作《围城》的雏型;《灵感》所表现的是自作自受和精神产品的异化;《纪念》则是写家人、夫妇间无法弥合与沟通的疏隔。

钱钟书作品《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先生的散文集。收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等十篇。作者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算得上一个独特的品种。

钱钟书作品《槐聚诗存》

《槐聚诗存》是钱钟书先生自己选定、并由杨绛先生抄录保存下来的旧体诗集。钱先生自幼读书学诗,几十年间所作至少也有上千首。但钱先生自觉比较满意而收入本集的,却尚不足三百首,足见其标格之高。书中言志、抒情、感时、论诗之作,应有尽有,殊耐吟咏。其中古意、无题诸章,最具李义山风致。作者在序中自叙少年学诗门径以及编定本书之原则与经过,皆是首度披露,必能引起读者极大兴趣。

钱钟书作品《宋诗选注》

人们习惯于并称唐诗、宋词和元曲,其实宋诗自有其独树一帜的创造和唐诗不可替代的地位,情文并茂的佳作也不在少数。历来的宋诗选本中,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是最富有影响的选本之一。钱氏对宋诗素有研究,在其40年代所著《谈艺录》一书中有关宋诗的评述已多创见,上世纪五十年代选注宋诗时,更在论述宋诗的特色与成就、评价诗人和诗歌流派及诗歌的注释等方面言人之所不曾言,提出一系列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反响。

本书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中文学科指定书目。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如今,除小部分被拆毁外,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是无锡不多的书香宅第。

这所宅第,系钱钟书的祖父钱福炯于1923年筹建的,是一组江南常见的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前后共两进,面阔均为七间。

1926年钱钟书的叔父钱孙卿先生因子女较多,在征得其父同意后,于后园西北角添建楼房三楹;之后又接建楼房一楹,因园内有一树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书屋”。

故居大门东侧的三间房,除最东一间是家祠外,其余两间为先生的父亲钱基博教授寒暑假回家期间课子讲学之所,名为“后东塾”。先生少年时期常和几位堂兄弟在此读书、听讲、习字、作文。钱教授所著的一本散文集,就是以此塾为书名的,叫作《后东塾读书记》。

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仅从本世纪以来,在“爱国、爱民、爱学习”的家风熏陶下,江南钱氏家庭中人才辈出。仅“钱绳武堂”一脉,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也有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在迎接黎明的日子里,钱钟汉受父亲委托,代表无锡工商界代表荣德生先生过江到苏北解放区,同我党领导人洽谈迎接解放大军解放无锡事宜,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年仅22岁为革命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钱钟仪烈士。钱氏家庭的众多成员为了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有的走上科学救国之路,有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有的走上武装革命之路。他们按照自己的抱负,走各自的道路,但他们最后又都集合在社会主义旗帜下。

钱钟书影响与贡献

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

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先生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以及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国学研究

中国是诗书礼义之邦,中国的学问源远流长,中国学早已蔚成世界之显学。在这个领域,一方面是勤谨笃实,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却是陈陈相因,难以出新。思想方法上的僵化固守和学术方法上的划地为牢,极大地阻滞了前进的速度。在这种亟待变革的形势下,钱先生的治学方法应运而生。他数十年间所实践的“打通”、“参互”、“比较”的方法,努力使中国学自觉地成为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从而获得一个更深、更广、更新的发展。   

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

钱钟书先生生活在一个农业国,但是,他却没有小生产所固有的狭隘保守观念;他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但是,他却没有三家村学究的陈腐迂阔做派。   

钱先生的创作贯注着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并不多见的,有别于同时代的一般作品而与世界文学潮流颇为合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他的文学创作都不是那种生吞活剥的东西,而是具有真正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也为外国人所喜爱的作品。   

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人格上的榜样

在三、四十年代,钱钟书先生不向恶势力俯首,用文学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个黑暗社会。1949年以后,钱钟书先生虽然“经过九蒸九焙的改造”,“文革”中更是受尽凌辱和折磨,但是,智者是不可征服的。钱钟书先生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他作为一个学者,要为祖国和世界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使命。他不走冷门,不投热机,不计利钝,不易操守,反对树宗立派,只是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出成果。在当今之世,这种品格更其难能可贵。

钱钟书逸闻趣事

少年生活

因为伯父没有儿子,按照惯例,钱钟书一生下来就过继给了伯父。他刚满周岁“抓周”,抓到一本书,因而取名为钟书。

钟书四岁,伯父教他认字。

六岁,送入秦氏小学,不到半年,因为一场病,伯父让他呆在家不再上学。

后来进私塾,伯父又嫌不方便,干脆自己教钟书。上午伯父出去喝茶,给一铜板让他去买酥饼吃,给二铜板让他去看小人书。

钟书经常跟伯父去伯母娘家,那有一个大庄园,钟书成天贪玩,耽误些功课;伯母娘家人都抽大烟,总是半夜吃夜餐,生活无规律。一回来,父亲见钟书染上许多坏毛病,大骂,但他总不当着其他孩子的面骂。

钟书十一岁,考取东林小学,而伯父不久也去世了。尽管父亲负责他的学杂费,但其它开支无法弥补,没有作业本,他就用伯父曾钉起的旧本子;笔尖断了,他就把竹筷削尖替用。钟书十四岁考上桃坞中学,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对钟书的作文始终不满意,他从此用功读书,阅读了大量的书,渐渐地他可以代父亲写信、写诗,父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钱钟书人物评价

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然而面对《管锥编》却有人惊叹:“其内容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象之奇特,实属人类罕见。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记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

柯灵赞叹道:“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锺灵毓秀,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黄谨曾有言:当代学人,最不可思议者,当数钱钟书。他不仅有惊人的渊博和睿智,更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包容力;他能够像魔术师一般,把种种本不亲和甚至相互排斥的东西,不落痕迹、天衣无缝地融和在一起。此言极是。

下一页为您介绍:钱钟书和杨绛以及钱钟书经典语录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9-19 09:38 , Processed in 0.13393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