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方法类】 1 《欲罢不能》 亚当·奥尔特 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 无时无刻不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而那些生产和设计高科技产品的人,却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 乔布斯的孩子从未用过iPad,Twitter创始人没有给两个儿子买过平板电脑。 游戏设计师对“魔兽世界”避之不及,数量惊人的硅谷巨头们根本不让自己的孩子靠近电子设备…… 《欲罢不能》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本书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 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一样。 本书将会说明商业公司利用哪些原理设计出诱人上钩的高科技产品。 并且会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2 《高倍速阅读法》 保罗·R.席列 《高倍速阅读法》是一本用科学的方法教会人们自主阅读的书。 作为美国联邦快递、IBM、苹果电脑等一流大企业用于培训员工的最强商务工具,影像阅读法推翻了旧有的被动式阅读方法。 通过利用人类左脑的分析和理论思考能力、右脑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高倍速阅读法鼓励人们抱着明确的目的去阅读,并将阅读具体拆分成为五个步骤: 准备、预习、影像翻阅、复习、激活,以此突破大脑强大的潜意识,唤醒记忆力和理解力。 掌握PhotoReading高速阅读法,像拍照一样一秒看完一页。 轻松摄入书本所有的精华,便等同于掌握了高效的资讯处理术。 结合同主题阅读、团队激活、直接学习等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些技巧不仅能够帮助你提高效率,还是能提升个人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 3 《阿米巴经营》 稻盛和夫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于2010年以78岁的高龄,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 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他所使用的就是阿米巴经营的理念。 森田直行在各行各业里成功导入阿米巴经营,与许许多多的企业经营者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和改善。 也亲身经历过很多赤字企业像不死鸟一样起死回生,并变成一个利润率很高的企业。 市面上关于阿米巴经营的介绍有很多,但是真正对阿米巴经营的实战方法进行详细描述的,几乎没有。 《阿米巴经营》一书介绍了阿米巴经营的实战方法和案例。 导入阿米巴不仅可以改变企业的决策机制、组织和事业的结构。 更能改变肉眼难以看到的企业文化,甚至改变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意会时刻》 克里斯琴·马兹比尔格 人们普遍认为,消费者都是理性的决策者,完全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而企业只需借助先进模型、大量调研和大数据分析,就能真正了解消费者行为了。 人们还认为,创新就等于稀奇古怪,创新就意味着剧变,创新有一定的套路可循。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意会时刻》一书中,两位研究人类行为的专家深入检视了商业世界关于消费者行为和创新的10条错误假设。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源自人文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意会法。 凭借与乐高、三星、康乐保、阿迪达斯及英特尔等企业的直接合作经验。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运用意会法帮助企业确立发展方向,推进业务增长,更好地解决那些涉及人类行为变化的商业难题。 【人文社科类】 1 《国富论》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人,开辟了一个时代。 是经济学史上三位划时代人物之首,世人尊称他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他所著的《国富论》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之所惊动。 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 世界上每个大的或小的经济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 《国富论》作为一部经济学经典著作,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 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 对英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文章曾被无数次地引用和解读。 为了真正理解他的经济思想之原貌和全貌。 2 《礼物的流动》 阎云翔 天上下雨地上滑,各人摔倒各人爬。亲戚朋友扶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 生育、婚礼、拜寿、丧礼;定情、求助、付酬、拍马,世界上所有的社会都逃不开礼物交换。 从每个家庭都有的“礼单”出发。 《礼物的流动》正是这样一本一路洞察“人情”与“面子”,处于关系网络中的中国社会的书。 《礼物的流动》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 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 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3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罗伯特·M.波西格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 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 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 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的形式。 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 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 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神秘主义,西方与东方等西方二分法划分下的事物间的关系的思考。 并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 4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 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出版于 1985年的《娱乐至死》是一本令人振奋的充满争议的书,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它审视了电视对我们生活——更具体地说,是政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害处…… 本书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 它引发了许多思考,更让我们看到,电视是如何以某些方式侵蚀我们的公共话语甚至我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整体概念的。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