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今天这5本书的作者,都是老外,但是看他们笔下的中国,小编简直觉得,他们可能比中国人更懂中国! 01《江城》 彼得·海斯勒 豆瓣评分:9.0(25708人评价) 彼得·海斯勒,其实他还有个我们更熟悉的中国名字,叫何伟。 1996年,从牛津硕士毕业的何伟来到中国,一住就是十几年,还写了好几本关于中国的书,累计销量过百万! 简直是一个“比中国人更懂中国的美国人”! 《江城》是何伟在重庆涪陵(对,就是涪陵榨菜的涪陵)教书时写下的见闻感悟。 何伟用不带偏见的视角,记录了平凡又动人的人世百态。 比如何伟多次写到当地人的“笑”。 后来他明白了,在那笑容之下,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和隐忍。再多的不幸、劳累,都只能用笑来表达。 读《江城》,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一切都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 小编觉得,这种“旁观者清”的新视角,更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 02《寻路中国》 彼得·海斯勒 豆瓣评分:9.0(32351人评价) 《寻路中国》是何伟的第二本书,它缘起于2001年到2008年何伟在中国的一次自驾车旅行。 视野比《江城》更大,也更深入。 从内蒙到南方,从农村到城市,何伟穿行了大半个中国,他想从农村寻找中国的过去,在城市探寻中国的未来。 而不管写农村还是城市,最打动何伟的,永远是最普通最广大的平民百姓。 怀柔农家乐小老板的奋斗史,工厂打工妹的艰辛路,都被何伟写得幽默亲切,揪心又感人。 何伟的文字是有温度的,他真正走进了这些普通人的生活,结下真挚的友谊。 小编也被何伟笔下的中国深深震撼了! 何伟这个老外,帮我们睁开了双眼,带我们游览了一个,中国人都难以看到全貌的,真实的中国。 03《东北游记》 迈克尔·麦尔 豆瓣评分:8.2(1457人评价) “很多中国人的民族特征并不明显,然而在东北,这些特征清清楚楚,映在脸上,流在血液里。” 这本书的作者,一个东北农村的“洋女婿”,真的把东北最近的百年历史,以及东北人的种种特质,浓缩在了这本书里。 本书弥漫着一股东北的“大碴子味儿”,简直就像是一个老外误入了《乡村爱情故事》。 看他和东北妻子的异国恋情,他和东北二舅盘坐炕头喝小酒扯闲篇儿,都非常生动温暖! 光是最原始的日常生活就能让小编哈哈大笑。 而干货部分也是诚意十足。 曾经作为“天下粮仓”和工业重镇的东北,是如何带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这本书能让你对东北的昨天和今天都有了新的了解,更让你破除对于东北的种种误解。 04《再会,老北京》 迈克尔·麦尔 豆瓣评分:8.4(1626人评价) 这本书写于08年奥运之前,可以看作是一封写给老北京的忧伤情书。 因为作者在北京胡同里一住就是三年,亲眼目睹了北京的旧城改造运动。 北京胡同的消失,大栅栏的拆迁工程,再到风风火火的奥运筹备…… 书中的这些记录,不再是新闻里的画面和数据,而是一群升腾着烟火气,有着喜怒哀乐,饱含七情六欲的普普通通的人。 我们能看到北京的新地标每天都在变,但失去的,又何止是拆掉的老建筑、消失的胡同和古城墙? 一个老外能把北京写得这么独特、这么亲切,连小编看了都觉得鼻子一酸。 而无论你有没有在北京生活过,看过这本书之后,一定会想要去好好地看一看这座古老的城市! 05《在中国屏风上》 毛姆 豆瓣评分:7.8(1140人评价)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毛姆,当年也来中国旅行过,而且还写下了这本游记。 那是在1920年的时候,毛姆在中国登过长城,跨过长江,下过稻田,进过古寺。 彪悍的蒙古首领、酒楼上的文人、鸦片馆里的烟民、拉船喊号子的纤夫……这些一百年前的中国场景都在毛姆笔下复活,栩栩如生。 更令小编叹服的是,毛姆并不像一般游客那样走马观花,他竟然能带着一种文化的同情心来看待当时的旧中国。 比如他在街上看到一匹骡子,拉着一辆轿车,他就想象那车里坐的可能是位饱学之士去拜访友人,“共同追忆那一去不返的唐宋盛世”。 他又写江边拉船喊号的纤夫,他说“那声音是灵魂在无边苦海中有节奏的呼号”。 看毛姆的游记,尽管仍然是毒舌的,辛辣的,但他那种敏感细腻到不可思议的观察,仍然让小编读得浑身舒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