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疯子”是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的一个概念。“疯子”的概念是弹性的,不断变化的。在人类文明史上,“疯子”的概念及边界随着“文明”的进步不断变化。 现代精神病学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病的看法也发生着变化,“疯子”从古代的异端,魔鬼附身逐渐变成一种“疾病”。人们开始用对待疾病的态度,来治疗精神病人。 “疯子”的界定始终是流动、模糊的,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关于“疯子”书单——虚构类与纪实类同在,看看现实中的疯子与我们想象的疯子有多大区别?也许,你与“疯子”没多远呢! 在《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一书中,心理分析家鲁格•肇嘉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作为剖析偏执狂的方法与应用。作者从神话入手,通过古典时代(埃阿斯)与两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和斯大林)中的偏执狂意象,去探索种族灭绝过程及种族灭绝心理的现实意义。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轻度的偏执与妄想,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书中没有把偏执与妄想视为一种疾病,而是视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心理特性或许也能够出现在任何日子里、任何人身上。它是我们内心的小“希特勒”。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通过对大量案例的研究凯文•达顿发现,那些被认为最冷酷最危险的精神病态者,其实和我们通常认为是天才的人具备相同的人格特质:无畏、无情、专注、有魅力、口才好、自大、自恋、缺乏共情心、不焦虑、不拖拉、喜欢刺激、操纵他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追求成就感。他们用非凡的魅力俘获人心,用理智的面具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他们寻求充满刺激与冒险的人生,他们可能获得大成功,也可能大失败;他们可能成为无私奉献的英雄被万人膜拜,也可能成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魔鬼被万人唾弃,但是,管他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才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全球播放量破100,000,000次超人气美剧《犯罪心理》詹姆斯博士原型传记!因TED演讲红遍全球的“天生杀人犯”;真实版天才疯子双面人!詹姆斯•法隆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十年来成就最大的神经科学家,他有着美满的事业和家庭,研究大脑组织35年。多年来,他深深着迷于心理变态者的脑部结构研究,并发现心理变态者的大脑边缘皮质都存在相同的变异。2005年,在对正常人和异常人脑部扫描图的研究中,他竟然滑稽地发现,自己 的脑部结构跟心理变态罪犯的一模一样。詹姆斯曾坚信自己已经找到了破解心理变态的钥匙,但这难道要证明自己也是一个变态狂吗? 他们是如何成为连环杀手的?为什么他们认为杀人是在“替天行道”?他们的很多变态心理和行为同样出现在普通人身上,为什么偏偏只有他们成了凶手?正常人和变态的界限在哪里?为了应对连环杀手的威胁,FBI发展出一套心理侧写的技术。这种心理分析术为什么能够准确推测出凶手的年龄、职业、体型、习惯甚至长相?对于越来越不安全的世界,“超感警探”们给我提出了哪些建议?3000年连环谋杀史从古罗马时代到21世纪,连环谋杀在历史上从未中断,那些吸血鬼、狼人的传说很多都是连环谋杀的另类演绎。 《疯子》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可以唤起读者情绪的共鸣,让读者更深邃地聆听临床心理学世界的点滴。在这本心理悬疑小说中,心理学专家约翰•舒勒阐述了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基,并结合真实精神病人的实际问题,对经典理论提出了深层次质疑。这是一本对所有心理健康相关职业工作者以及立志要为此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读者有价值的书。我拿到后爱不释手,当读完后,仍然意犹未尽。 一九七七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涉及连续强暴案的嫌疑犯比利‧密里根遭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内部(包含比利在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性别方面也都各不相同。这些不可思议的人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贯性的意识被剥夺、数度企图自杀、精神被迫压抑的比利,是如何处在此一混乱的人格分裂状态中的呢? 一个美国年轻白领为了克服自己的失眠症,参加了许多心理治疗小组,却没有丝毫改善,直到他遇见泰勒·德顿,一个充满野性的肥皂制造商。为了应对生活的空虚,他俩建立了一个地下组织——搏击俱乐部,宣泄朝九晚五工作的压抑与无奈,谁知这个组织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以异乎寻常的势头发展开来。年轻白领发现这个自己一手创建的组织已经非常难以控制,泰勒·德顿的身份也很令人怀疑,他必须要采取行动。 我究竟怎么了?我仿佛被恶魔缠住了,在镜子面前我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的嘴巴里发出别人的声音。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卡梅伦·韦斯特30多岁,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拥有幸福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这个“声音”是戴维发出来的,戴维是第一个出现在卡梅伦生命中的分身,是他的24个分身中的一个,他详细地描述了卡梅伦小时候的恐怖受虐经历;还有8岁的克莱,紧张兮兮,说话结结巴巴的;12岁的尘儿,温柔、能干,她对于自己生活在一个中年男人的身体里,感到很失望;巴特,开朗幽默,以孩子们的保护者身份自居;利夫,浑身充满精力,干劲十足,总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韦斯特。还有其他19个分身——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都各不相同。 三十年精神病院护士生涯的真实记录。对大多数人来说,疯人院是一种象征、一个在骂人与嘲笑时才会想起的字眼,小安则切切实实地在那里工作了三十年,见证并记录下疯人院里的种种欢笑与泪水、荒诞与离奇,难得的是这些记录不猎奇、不哗众取宠,而是有种众生平等的温情。他人的疯癫是映照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如福柯所说,疯癫“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