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推荐书 首页 名人简介 查看内容

迟子建简介_迟子建作品散文小说_迟子建经典语录

2017-3-24 16:10| 发布者: 好书推荐| 查看: 8653| 评论: 0

摘要: 迟子建简介_迟子建作品散文小说_迟子建经典语录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 ...

迟子建创作过程与体会

《伪满洲国》

作者迟子建追溯《伪满洲国》的写作动机,谈到还是十二年前在北京鲁迅文学院求学期间萌生的。不过那时作者对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所知甚少,那种动机只能是一种想法,很快就被其他的写作淹没和冲淡了。1990年作者毕业回到哈尔滨,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终于可以安定而踏实地读书和写作了。这时《伪满洲国》的写作念头又不可遏止地浮现出来。

1990年底,迟子建到日本访问,一位日本老人问她:“你从满洲国来?”她当时有一种蒙羞的感觉,因为伪满洲国的历史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而那段历史对东北人民来讲,象征着苦难和屈辱。回国后,她决定创作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试图还原伪满时期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5]

《伪满洲国》在作者心中只是一个雏形,觉得支笔写它为时尚早。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作者着力进行一些中短篇的写作,从这种写作中获得了文字的锻炼,同时,仍然注意搜集《伪满洲国》的历史资料,这里既有从图书馆复印来的,也有从书店购置的,更宝贵的是从一些旧书摊寻到的。到了一九九八年,作者觉得《伪满洲国》的意象在其心中愈来愈丰满,创作的冲动已经出现,于是又集中做了两个月的资料,到了四月迎春初放之时,便开始了写作。

其时,由于作者结婚后与丈夫两地分居,所以常常是提着资料和手稿奔波在哈尔滨与故乡之间。在故乡,窗外就是山峦、河流和草滩,夏季时推开窗户,清冽的空气就会飘荡在室内,能嗅到花香、草香和河水的气息,鸡鸣狗吠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作者在这种寂静而风景优美的写作环境,使《伪满洲国》的写作一直显得比较悠徐从容,不急不躁,以至脱稿之后,稿子整理出来,发现它已有六十多万字。

从1998年四月动笔,到1999年十二月底写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

当媒体报道了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事情,许多人蜂拥到内蒙古的根河市,想见证人类文明进程中这个所谓伟大的时刻,迟子建的心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在这时,她看到一份报纸上有一篇文章记叙鄂温克画家柳芭的命运,写她如何带着才华走出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地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看完这篇文章后,灵感来了,迟子建决定动笔写作这个民族的历史。

迟子建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集中阅读鄂温克历史和风俗的研究资料,作了几万字的笔记。在小说中迟子建最欣赏的角色是年近九旬的女酋长和女萨满(从事北方一种原始宗教的人),迟子建说:“她们对苍茫大地和人类充满了悲悯之情,她们苍凉的生命观,从容镇定的目光,不畏死亡的气节深深感动着我。”“这部小说浸润着我对那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深深依恋和对流逝的诗意生活的拾取。”迟子建说。

迟子建将小说的结构比作四个乐章:《清晨》单纯清新,悠扬浪漫;《正午》沉静舒缓,端庄雄浑;《黄昏》疾风暴雨,斑驳杂响;《尾声》和谐安恬,满怀憧憬。迟子建称这部作品来自灵魂深处,“它像水一样在我的生命中流淌。”小说调动了她所有的童年记忆和生活经验,迟子建这样回忆她记忆中的鄂温克人:“少年进山拉烧柴时,我曾不止一次在粗壮的大树上发现怪异的头像,父亲对我说,那是白那查山神的形象,是鄂伦春人雕刻上去的。我知道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山镇周围的少数民族。”

迟子建个人影响

让我们懂得美好、温暖和爱

2008年对迟子建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3月,她的最新中篇小说集《福翩翩》出版;5月,“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五卷本出版,全面结集了她20多年创作历程中精华的25个中篇,呈现了迟子建的中篇创作历程。

你会被她的这些小说打动,不是因为人物和情节,而是小说中的某种情怀。那是与温暖、与爱、与包容、与悲悯、与热烈有关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并非浅层次意义上的,它们越来越深广和丰富。

在迟子建的早期创作中,她的小说是美丽的、空灵的,不染尘埃。它让你迷恋北中国的某一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长着的人们,她以自己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使你相信这里的美好。二十年来,当迟子建逐渐成长,经历世事,她的小说其实发生了某种变化。尽管苏童以二十年容颜不改来形容她的创作力也的确准确,但她的变化还是有的。那是静水深流——一如美丽的女子二十年一直很美,其实还是变了,她变得更深刻,更包容,更沧桑,更有力量——迟子建小说越来越美得深广和辽远。尤其是在她近年来的代表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她把自己融入了一个更浩瀚的世界,她使我们懂得了爱之外还有爱,美好之外还有美好。迟子建以她丰沛的创作实践给自己的小说创造了一种判断标准,那就是书写“温暖”和“爱”。这美好的情怀使她笔下的北中国人事永远地存在——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便是迟子建小说的最大魅力。

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经历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每年春天,我们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迟子建来了,奇妙的是,迟子建的小说恰好总是带着一种春天的气息。

迟子建获奖感受

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台上,迟子建的身影显得与众不同。她是中国首位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她的此次荣膺桂冠,再一次证明了东北作家在文坛上雄厚的实力。一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此作证。

和当年轰动一时的《呼兰河传》作者萧红一样,迟子建,这位大兴安岭的山水哺育的姑娘也用她细腻的笔,温婉的心,记录着东北的山,东北的水。

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台上,迟子建星光闪耀,其原因在于,她是迄今为止中国首位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

获奖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她的心血之作,了解她经历的读者知道,这是她给发生车祸的丈夫的“漫长的悼词”。于是有了小说的开头———“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

她曾说这样能为自己的痛苦找到一个排遣的出口,她坚决地回避一切有关这部作品创作背景的问题,她不想因为这部作品再提起那段伤心的往事,这对于她是一种痛苦的回忆———“我也难以承受。”

这么多年来,她没有一年中断发表中短篇小说。她非常钟爱中短篇的写作。这次获奖是一部中篇,这对她来说是件愉快的事。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部中篇是我的“心血之作”。很多人对待长篇写作,才冠以这样的词。这部中篇倾注了我的力量和个人情感,它的获奖对于我是个安慰。

鲁迅文学奖已经办了四届,我得了三届,可能会引起一些读者的兴趣,我当然愿意读者能注意到我的作品。想想看,耕耘之后,有人能看你的收成,能不让人欣慰吗?

迟子建恋乡情结

生活和艺术的真相,并不会因为环境的优或劣而存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外部环境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人的心灵的力量。

我熟悉的就是这片黑土地,四十多年了,我始终没有离开过这片黑土地。如果我在南方,在一个一年四季没有冬天的环境,我可能都不会呼吸了。大雪和残阳,这些是必然要进入我的文学作品的。有人说是冻土带的气息,有人说是黑土地的气息。这些,不是刻意求来的,而是自然而然来到我作品中的。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讲,都市是后起来的,中国的文化是从农村开始的,因此你看历代的经典性文学和很多伟大的小说都是从乡土上诞生的。

有作家说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我也比较相信这个。

萧红如果不是在香港写《呼兰河传》,也许就不会那么唯美、忧伤和动人。她如果在呼兰城写《呼兰河传》,没有那种审美的距离感,没有情感的落差,大概是写不好的。很多小说在对乡土的开掘上,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如鲁迅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

迟子建喜爱作家

如果说世界上的文学大师哪些最让我尊敬,那肯定是俄罗斯的。他们身上有大悲悯的气质,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道德感,在俄罗斯作家身上体现得最充分。他们才是真正的“底层关怀”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气韵饱满,气势博大。

早期我喜欢屠格涅夫,后来感觉他的东西过于唯美,过于唯美就显得有些苍白。契诃夫如果不是寿命短,他的成就有可能会超过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接下来的两个大师肯定就是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他们两个是很难比较的。

托尔斯泰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是大红大紫;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生疾病缠身,负债累累,直到死前才偿还完所有的债务。他们的作品直逼人的内心深处,在揭示社会和人性的罪恶时,又让人体味到了正义和人性的美,非常了不起。

迟子建主要奖项

《雾月牛栏》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

《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群山之巅》获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5年度《当代》最佳长篇小说奖。

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首位)、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以及其他奖项的作家。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

迟子建相关活动

2014年10月15日,迟子建出席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随后的10月23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工作座谈会。迟子建在谈到个人体会时说:“如果说文学是黄金,那么它是从泥土里淘出的,不是坐在书斋凭空想象出来的。黑龙江有广袤的森林,有大油田,有漫长的边境线,可写的资源太多了,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可贵的资源,深入挖掘,潜下心来,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艺术的好作品。”

迟子建业界评价

诗评家谢冕在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会上,这样宣读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授奖词:“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伪满洲国》,被评论家誉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最新探索。

《额尔古纳河右岸》,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收获》杂志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单行本同步,于2015年1月号刊登《群山之巅》,主编程永新读完后在邮件中给迟子建写道:“你的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复杂、诡异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

迟子建经典语录

1、陈绍纯的歌声就是在谈话间突然响起来的。他的歌声一起来,我觉得画店仿佛升起了一轮月亮,刹那间充满了光明。那温柔的悲凉之音如投射到晚秋水面上的月光,丝丝缕缕都洋溢着深情。

在这苍凉而又青春的旋律中,我看见了我的魔术师,他倚门而立,像一棵树,悄然望着我。没有巫师作法,可我却在歌声中牵住了他的手,这让我热泪盈眶。《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2、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的世界下雪了》

3、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虽然它曾经带走了我的亲人,但我还是那么爱它。看不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样,会让人在心底发出叹息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4、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5、“爱一个人会是什么感觉?”陈林月轻轻地问。 “你想起这个人会有心疼的感觉。”古修竹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6、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

7、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额尔古纳河右岸》

8、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

9、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沙尘?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是谁扼杀了哀愁》

10、想到那些至纯至美的悲凉之音随着陈绍纯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流泪了。这张艳俗而轻飘的牡丹图使我联想起撞死魔术师的破旧摩托车,它们都在不经意间充当了杀手的角色,劫走了人间最光华的生命。有的时候,生命竟比一张纸还要脆弱。《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11、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孤独!当我在达尔文的街头俯下身来观看土著人在画布上描画他们崇拜的鱼蛇蜥蜴和大河的时候,看着那已失去灵动感的画笔蘸着油彩熟练却是空洞地游走的时候,我分明看见了一团猩红滴血的落日,正沉沦在苍茫而繁华的海面上!《额尔古纳河右岸》

12、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是谁扼杀了哀愁》

13、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可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额尔古纳河右岸》

14、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哑巴与春天》

15、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哑巴与春天》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推荐书|好看的小说|爱好书|小说推荐|好书推荐|Archiver|好书推荐 皖ICP备2021018936号-1

GMT+8, 2024-12-4 16:26 , Processed in 0.09978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4-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