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好吃的书单。 我一直坚信,拥有吃货属性的人,一定都对生活怀有饱满的热情与认真的态度。征服挑剔味蕾的那一道道或精致或家常的菜品,包裹的不只是新鲜的食材、醇厚的口味,还有厨师的良苦用心。 美食,从来都不只是食物。一碗家常的臊子面,想起记忆里妈妈的笑脸;一盘路边的小龙虾,带你回望惊艳刺激的诱人夜色;一份香味诱人吱吱冒油的烤肉,又记起刚刚走过的夏天……它是故事,是记忆,甚至是生活的态度。 吃货写食犹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钟爱,更有天赋和匠心。这里写食散文的的每一篇,都如一道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简洁随意,厨房里也未必有秘不外宣的独家配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 老饕们的文字下,描画的都是平常生活里亲切有味的东西,不稀奇,却于食物背后现出生活与世情,密处生白,顾盼有姿。平常饮食与市井烟火,竟也写出了人生天地间的流逝与唏嘘来。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是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也是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20 世纪华语文坛一代宗师之一,《雅舍谈吃》为梁实秋先生代表散文“雅舍”系列的精选集。梁先生自嘲嘴馋,却有着文人食客的渊博与风雅,馋得颇有隽永之味。读梁先生的文字,经常不由自主口齿生津,齿颊生香,吃真成了一件顶风雅的事情,真谓行家! 梁实秋先生的品味不似唐鲁孙的大家气派,酱菜、汤包、烧饼、油条,连麦当劳都能写上一写,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无一不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于简单中蕴藏大智慧,于平淡中流溢真性情。 他说:“馋字去掉食旁,本意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 他说:“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 他说:“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近的人,而本书是汪先生谈吃最全的一本美文集,并首次录入汪曾祺的画作、书法作品,以飨读者。汪老不止于谈吃,还向外输出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凝聚在吃上,让人也不禁受到感染。汪老是心胸豁达的,对生活如此,对吃更是如此。 他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汪老还提倡要多尝试新鲜事物,就如同吃东西,什么味道都要去尝一尝。书中提到曾与人打赌什么都敢吃而学会了吃苦瓜。这生活中酸甜苦辣,什么样的味道都去尝一尝的,才算是了无憾事。难怪贾平凹评价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笑看一位植物学博士如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抖机灵。 史军作为一个有技术有情怀的植物学家,埋首几百篇学术文献,梳理蔬菜和水果的历史,分析营养成分和奇怪毒素的秘密,然后严肃地回答我们面对植物时最经典的三个问题:可以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充满一种理性的幽默,既不生涩卖弄,又能说明观点。 诸如, “每到夏天,外婆会在我们身上虫叮蚊咬的地方轻轻地涂上蒜汁。每到这时,我都会感觉自己成了一道凉拌菜。只是大蒜素的瞬间刺激作用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痒还是那么痒。还好蚊子确实不再近身了,它们显然不喜欢这种怪味。" "如今,我们都期望了解食品的真实成分,冰淇淋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当你走进冰淇淋店时,如果服务员问你是要乙酸异戊酯口味的,还是要异戊酸异戊酯口味的冰淇淋,你会不会觉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第一种就是我们称为香蕉味的冰淇淋,而第二种则是苹果味的冰淇淋。……说回幼年时的那桶冰淇淋,我想那里面的香草味恐怕就来自于香草醛和香豆素。" 食物是现代生活里的隐喻,是穿梭在历史时空里的影子。 与上面三本不同,这是一本有关美食的小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挨过艰难时世的咒语,也是书中主人公杨大卫奋斗多年的生活成果。他安心地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可以吃到地球上最稀有的顶级美味。一次美食巡礼,他与朱海伦完成了两个吃货的隐秘相识。不料杨大卫遭遇一场恶疾,几乎丧命。美人离去,重生的杨大卫也不得不告别美食,仅靠简单烹制的食物为伴。吃得简单之后,他的欲望也随之发生改变,怀念起面包还未泛滥的那个年代。 《面包会有的》与《土豆烧熟了》两篇小说,呈现的是作者苗炜作为吃货的罪恶感,以及作为小说家的饥饿感。他酝酿四年,穿行于现实与历史,考察世界上食物的革命与人类欲望的案例,剖解中国人灵魂里对食物的狂热执着,写下花花世界中的欲望乐曲。这篇小说代表了苗炜驾驭现实主义与架空历史的功力,是他的想象力、经验知识与吃货良心的小说式记录。 多说一句 我司女员工们强烈要求安利同名动漫《你看起来很好吃》 亲测萌你一脸,且治愈力MAX 少年来吃我一发安利吧~ 最近你吃了什么好吃的呢?
点击右下方的“写留言”分享给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