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评 26. 《汉学书评》:一座承上启下、联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汉学界第一流学人杨联陞先生,中英文书评首次结集翻译出版。 一门学问之进展,常有赖于公平的评介。 这些书评包罗了中国文化史的全部。 书评,是一种寻常却又特别的学问表达。杨联陞的学识是最传统的中国百科全书的知识。杨先生自比为汉学看门人,其书评驰誉学界。如何读书,如何评论,杨先生的书评垂范后世。他最精彩的学问,多半见于他写的书评。 本书辑录了杨联陞60余篇书评,其中40篇英文书评为首次翻译。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学史、敦煌学等领域,包罗中国文化史,显示了先生学问之博雅。如评刘若愚《中国之侠》:从中国社会史关于侠的传统到社会离心力、向心力之关联等。 27. 《批评生理学》:法国作家和文学批评家阿尔贝·蒂博代有关文学批评的讲演稿结集;三种文学批评: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 自发的批评的危险是不读而评、小团体、赶时髦; 职业的批评的危险是不读而论、迟疑症、缺少批评趣味; 大师的批评的危险是容易沦为作坊批评。 所谓生理学,在文学史上是指“流行于19世纪初的那种以客观的方式描述某种人类现实的著作”。 28. 《三读集:读稗读曲读诗文》:读稗、读曲、读诗,皆读人情。 “读稗”,以小说论,有对《水浒传》、《宋元春秋》、《金瓶梅》、《后西游》等名著的评析。 “读曲”,以戏曲言,除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发展有所概述外,对诸宫调、元杂剧(包括散曲)、明清传奇中的名著如董王《西厢》、《玉簪记》、《清忠谱》、《桃花扇》、《秣陵秋》等均有论述考证。 “读诗”,以诗文而言,有对杜甫、张岱、程廷祚、陈古渔等作家作品的研究以及有关文学史、文化史的论述。这些论文资料翔实,考证严谨,言之成物,充分代表了作者博而专精的学术成就。 29. 《最是书香》:文学与文化评论集,温暖我们心中的文化点滴。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如何选择一本书静心阅读?对于个体而言,各人有各人的阅读偏好,不妨避开各类排行榜的干扰,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择书而读。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书,都是一种缘分。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之光;第二部分叙述了当代知名作家作品中的人文魅力;第三部分展示了数位外国著名作家作品的审美维度;第四部分叙述了多位汉学家对中国社会、环境、艺术等方面的思考。 30. 《如是我读》:指间风雨,胸中丘壑。读书人命运几何?当代版“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话题正在继续。 北京大学中文系张辉教授阅读随笔首次结集,别具慧心地探索“为什么读”“读什么”与“如何读”。 一组关于书与人的赋格曲,省察读书人的德性与命运。 关乎读,关乎书,关乎人——“如是我闻,如是我读,如是我想”。 七、书人说书 31. 《舍不得读完的书》: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出版家、作家、“全民阅读”发起与倡议人聂震宁,呼唤阅读、观察出版、反思文化力作。 聂震宁认为,要把书读出人生的感觉,有“舍不得读完的书”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他主张“忙时读屏,闲时读书”,只读一些碎片化的书,无法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一辈子要读几本书。生活太快了,读书要慢一点。 这样的阅读往往是非功利的。唯有不为功利的阅读才会有如此高蹈而超然的阅读心态,才会有“乘兴而来兴尽而归”的阅读境界。 32.《做书:感悟和理念》:著名出版人李昕谈自己数十年做书的心路历程。出版人的五堂课,爱书者的启示录。讨论编辑应当具备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以从事出版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结合大量精彩、鲜活的案例,讲述编辑的思路和策略、经验和教训。 33. 《亲历出版30年》:从出版看社会变迁 本书作者曾任新闻出版署署长、中国版协主席,分两卷,约79万字,收录了作者从“文革”后出版领域拨乱反正到2006年走向繁荣时期的文稿。在每一篇文稿前,作者都撰写了“题解”,对当年的历史进行了回忆、补叙。 34. 《心灵与形象: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图书设计,图书精神的第一体现者。 图书的封面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比如《马克思画传》《列宁全集》《李大钊选集》《资本论》《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本书选收了张慈中先生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马克思画传”、“中国大百科全书”等66部书籍的装帧作品等。 35.《集书人》: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说了搜集国际书界人才彼得·魏特哈斯在担任法兰克福书展主席一职的二十五年任内的秘辛。 关于读书、集书的故事,都源自一颗爱书的心。 八、书话文存 36.《坎坷半生惟嗜书》:讲述嗜书人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有读书的乐趣。 诸如琉璃厂寻书、在监狱中与管教人员斗智的小故事等,描绘了嗜书人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读书的乐趣,苦难中的欢乐,轻松而沉重。在评史和评书的文章中,视野广阔,分析透彻,评论客观,语气平和而具有说服力。 37.《书墨》:点点书墨,世间浓情。 为什么专制者为了强化其统治竭力删烧不同政见者的书籍? 为什么图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名家丁聪、方成等又有哪些奇闻轶事…… 38.《书边上的圈点》:激扬文字,如何畅快! 书人写事、民主政治、民国见闻、书法绘画、花草医药…… 作者写历史、写政治笔触率直、犀利尖锐,心系自由,指斥专制,文章多潜藏着对当代历史与现实的批判;品人论事视角新奇独到,褒贬扬抑态度鲜明;他写古代文学、典籍诙谐幽默,思绪灵动,极有情趣,浓郁的人文情怀饱满笔端。 39.《书旅》:阅读就是一场旅行,种种邂逅都带着惊喜。 人物、群体、文学作品、风俗文化、鬼神…… 文风稳当妥切,品人论事言必有据,体现了史家的严谨;感悟学术研究方法,叙述历史研究心得,表现出对学术的热爱(取名为“书种”既是爱书的体现)。作者学养深厚,书中多有真知实见,是一本好看的学术普及读物。 40.《绿窗书影》:女性的视角、诗性的语言、散文的笔调抒写人与书的故事,别致,有趣。 此书与一般的书话作品不同,除了论及图书的相关掌故、因缘、书事外,更多的是将笔力放在书的情趣上,比如个人品味、审美意致、情感交流等,以及人书相遇后发生的故事。 九、书的历史 41.《中国和欧洲:印刷术与书籍史》:有什么会有“书”?书籍在我们已知的形式下,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印刷品似乎失去了长久以来一直属于它的垄断性而让位于那些“新媒体”的时代,书与图书馆的角色又将如何呢? 在我们这个社会交流系统发生转变的时代,换句话说,在这个媒体时代、全球化的时代,对于变化所属的类型所进行的诘问无处不在,包括图书馆所代表的这个较多得到保全的空间。 42.《谷腾堡在上海:中国印刷资本业的发展》(1876-1937):当中国传统文化事业遭遇西方现代印刷技术,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印刷文化和印刷商业向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将印刷文化与图书史、社会史、技术史与商业史结合在一起,从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出版业的变迁角度,揭示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43.《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古代书籍百科宝典。 书籍在古代亦称为典籍、载籍。 《尚书》伪孔《序》则说:“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这里的“典籍”便与“书籍”是同义语了。 延伸阅读 (1)《中国藏书史话》:纵览古代藏书宝库。 我国的国家藏书始于周代, 是世界上设置图书典藏机构与管理人员最早的国家之一。 藏书史涉及四个方面:一、图书存在的形态;二、图书的编目;三、图书的典藏;四、图书的流通。 (2)《中国书籍编纂史稿》:书籍编纂史学科领域的奠基之作,多次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优秀图书作品。 书籍编纂在我国有古老的历史,但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内才有论述古代书籍编纂的专著,即本书《中国书籍编纂史稿》。 44.《论出版自由》:弥尔顿精心撰述的政论中最重要的一篇。 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做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45.《阅读史》:阅读是为了活着。 一整页的篇幅,以“最后一页”的名义,只抄录了福楼拜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最后一页”却置于卷首的醒目位置,意义不言自明。 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阅读书页上的字母只是它的诸多面相之一。 延伸阅读 《阅读的历史》:我即书,书即我。 十、书趣 46.《饶室旅行记》:走进藏书家谢其章的“书之旅”,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家中其实都有一个绕室。 家,是为坏天气准备的、被爱书人环绕的。 一个藏书家的大多数藏书曾经属于别人……书籍更换主人的频率与人类世代交替的频率是大致一致的。—— 德国藏书家 知道鲁迅痛打“落水狗”,却不知他仇猫实不下于仇犬; 看过巴金的《家》,可不一定知道封面上,在“流”的最后一撇左边是不是有“志恒”两个小字; 读过《走到人生边上》,却不知杨绛先生极高的话剧创作才华。 《绕室旅行记》为藏书家谢其章独特的“书之旅”,借用施蛰存同名文章,作为本书的书名,也是其藏书生活的写照。 47.《大书特书》:看得见摸得着的书定义了我们。 从我拥有一本书的那一刻起,哪怕还没翻开第一页,我已经觉得它以某种方式改变了我的生活。 眼看着书店一家家关门,读者也随之消失。世界各地的爱书人忍不住焦虑:书将何去何从?美国的幽默大师乔·昆南也在思考这个沉重的话题。书曾支撑他度过毫无乐趣的费城童年,他成了狂热的读者,并立志此生为书辩护。 “《时间简史》卖了八百万本。这个星球上能看懂的可没有八百万人。八百人都没有。可能有八个人能看懂吧,但我不是其中之一。买下这种书的人会把它放在靠近前门地方一年左右,有时候会用来压一压邮票,或者砸向变心的情侣的后脑勺。然后,这书就被放在了私家车的后备箱,直到有一天丢给某个看起来挺聪明,足够理解这本书的人。” 48.《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以人物为经,以教科书编纂为纬,以翔实史料与温情敬意,重返民国老课本的编纂现场,细致呈现近代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转型历程。 中国现代教科书之父张元济、当今通晓学务第一人张之洞、学堂乐歌的筚路蓝缕者沈心工、造就新青年的陈独秀、培育儿童正确精神的叶圣陶…… 49. 《纸上声》:知日派著名旅日作家李长声讲日本,讲书事。 本小书名为《纸上声》,因为它取自鲁迅的诗。那首诗是为小说集《呐喊》而作: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一到年底,日本人就要忙两件事:开忘年会(不是忘年交的忘年,而是要忘掉过去一年的不快,明年会更好),写贺年片。 对于小说家来说,写贺年片应该是有益的。看见快忘掉的名字,便想起其人其事,或许就写进小说里。 50. 《桶的故事·书的战争》:一种“故意装出来的真诚”,一本正经地对一个荒唐可笑的问题展开讨论,一座壮丽的文字迷宫。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作品集,多篇首次译介。 《桶的故事》 一部与《尤利西斯》类似的天书, 对现代学术、现代出版业的深度讽刺! 为什么说它是“为人类的全面进步而做”? 《书的战争》 是什么能引起古代书与现代书之间的大战? 以弥尔顿为首的骑兵,笛卡尔率领的弓箭手,阿奎那率领的乌合之众! 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才智上是平等的。 战争是傲慢的孩子,傲慢是财富的女儿。 没有知识的智慧是一种乳酪,一夜之间涨到了头,技艺娴熟的人也许能很快将其搅拌成泡沫。可是一旦去除表面的泡沫后,剩下的东西只配去喂猪。 有学问的人在打仗时都要使用墨水这种大型投射武器,装在一种叫做羽毛笔的工具中,由骁勇的战士奋力向敌人投去……它们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像什么争论、论辩、答辩、简论、回答、答复、评论、反思、反驳、驳斥等等。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