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唯好书与美食不可辜负 按:小编是个地道的吃货,读文学之余还看食谱,给大家推荐书,得闲也下厨房,有一句话常挂嘴边、百念不厌——唯好书与美食不可辜负。近日,有个级别蛮高的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召开了,我还是很关注的。作为吃货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食品的安全与美味可以得兼! 今天,我们就来说几本好吃的书。如果你此刻在地铁上或者办公室里,那么请注意:前方内容高能,不仅可能使你不知不觉垂涎三尺,还有可能让你沉迷于神奇的食物文明史而忽视了到站提示或老板的召唤噢。 食物可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用的,在历史上,由食物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地缘竞争、军事冲突和经济扩张,其范围之广阔、影响之深远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食物发展史。 你认为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服从了大自然的召唤?其实不是。没有哪种农作物是天然的,它们都经历了人类漫长的驯化过程。转基因玉米不是大自然的产物,但其他任何一种玉米也不是。 你觉得各地早期文明酝酿出相似的宗教意识形态是偶然的?其实不是。在农耕社会,社会权力结构——人民为谁效忠、口粮来自何处——都由食物来界定,而宗教只是农民与统治阶级的之间一种社会契约罢了:神祇(精英阶层)得以被供养,农民得以被保护。 你以为玉米乙醇是一种不错的清洁能源?其实不是。燃烧1加仑玉米乙醇产生的能量只比制造它的能量多30%,而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只比传统石化燃料低13%,相比之下,巴西的甘蔗乙醇和德国的生物柴油表现得更好,而且不需要占用如此大量的粮食耕地,玉米乙醇简直是历史的倒退。 《经济学人》科技编辑斯丹迪奇曾写了一本叫做《六个瓶子里的历史》的饮品小史,这次来写食物,感觉像喝完开胃酒之后端上了正餐,始终在我们舌尖上跳舞,优美好看,读来简直微醺了。 书评君看着这许多无辜的食物在历史长河中曾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逐出人类的餐厅,觉得无比心痛。今天的我们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曾几何时,甘美诱人的苹果被认为是伊甸园中引诱人类犯罪的禁果。不仅如此,番茄、巧克力等等甜香的食物都被认为是挑逗欲望、伤风败俗的坏东西。 普通的土豆由于其无性繁殖的方式,在爱尔兰被认为是植物版的圣母,因而带有贞洁的内涵,而英国人厌恶这种以肮脏植物块根代替面包的做法,认为马铃薯是下贱慵懒的食材。 为什么中国人把狗肉当做菜肴,而西方人则不呢?原来,这一不同的态度源于一万多年前欧洲历史上人和狗之间在狩猎中建立起了相互依赖的伙伴与同盟关系。 斯图尔德为我们揭示了食物对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他说:“这些古老的食物禁忌和规则,不论曾经如何荒谬和邪恶,它们都为我们最常见的社交聚会注入了意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深刻。” 第一件事,“殳”这个字念shu,平声。 第二件事,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 写美食不容易。写鲍鱼海参燕窝龙虾,不接地气,架子太大,读者吃不着也不爱看;写家门口的刀削面手擀面臊子面,又过于普通,色香味上面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何况,舌尖的激动和味蕾的爆炸不是每次吃饭都能获得,那细小又难得的分别实在不容易说得清楚。 殳俏笔下的食物,接地气又不太俗。在《双食记》一开头,她写道:“每每到了晚饭时候,坐在餐桌前,就有工笔花鸟一般的三菜一汤:玫瑰红腊肉点缀碧绿生青豆苗,水嫩欲滴莴苣配春竹笋的一抹浅白,翠色葱花散落在橘白相间河虾仁之上,还有水墨一般浓浓淡淡晕开的紫菜汤。”真是美好。 这部短篇小说集不限于讲食物和吃食物的人,其温情与怪诞已经超越了食物写作本身,却又通过她对人的反思与对食物的期待回归到“食色性也”的根本上来。 “一把盐”来源于俗话“好厨师,一把盐”,说的是若烹饪中盐放得恰倒好处,几乎无须太多调料,就可得到很好的味道。左壮游历四方,吃出了一个“国际胃”,饮食哲学却渐渐趋向“做减法”。他发现,在远离都市喧嚣之地,人们保有了传统的慢生活,同时也保留着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美食传统。真正的好厨师不是一味追求惊世骇俗的味道和样式,而是突出食物的原味,以“自然之手”缔造出极致的人间美味。 儿时躲田里啃一棒害了黑穗病的玉米,窝炕上吃一个冻成黑色的秋梨,那天然纯粹的食物和原始乡野的味道令人想念。粗有粗的道理,野有野的乐趣,“粗”不代表粗制滥造。几颗盐、几滴油,其味也甘美,朴实的食物里也包含着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人间有真味,半酣意尤长。 |